摘要 其他
11
0
收藏
分享

上肢疼痛麻木伴下肢发紧无力三个月,请您会诊

发布人:

王同江骨科-脊柱外科 医师

更新时间:2017-02-01 21:18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50岁,农民

【其他】


【 一般资料】 病史:患者女,15岁
【 查体】 查体发现双肺结节2天。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表现:右肺上叶尖段、前段、中叶内侧段,左肺下叶内前基底段见类圆形等低密度结节,边缘光滑锐利,无毛刺,周围未见明显卫星灶,右肺中叶内侧段者有浅分叶并见骨性密度结节,最大结节直径约2.8cm。诸结节均未见脂肪密度影。气管、纵膈无移位,纵膈内及双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胸膜腔及心包腔未见液性密度影。
【 病理诊断】 肺软骨瘤:指仅含中胚层软骨成分的良性肿瘤,病因不明,可能有家族性遗传,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与肺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肺错构瘤很难鉴别。
【 治疗】 存在恶变可能,完整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首选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肺软骨瘤、胃肠道平滑肌肉瘤、功能性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合称Carey二或三联征。二联征仅占22%,三联征(胃、肺为主)占78%。
【 CT鉴别诊断】 1、肺错构瘤:为正常肺组织异常组合而成的良性新生物,主要为软骨,混有腺体、脂肪等,典型钙化呈爆米花状。居肺内孤立结节病变的第3位,多数位于肺外周,邻近胸膜或叶间胸膜。2、肺结核球:是漫润性肺结核的一种表现,为干酪性病灶被纤维包绕所致,常在3cm以下,边缘光滑,密度较高、欠均匀,常有钙化,周围多有卫星灶,并伴有胸膜肥厚。3、周围型肺癌:主要特征为分叶征和毛刺征,密度欠均匀,边缘锐利,可有空泡征,分散点状钙化常不超过病灶的10%。增强扫扫描可强化,CT值常增高至20Hu以上。4、球形肺炎:多为球形,亦可不规则,周围有粗长条状影,边缘常较模糊,抗炎治疗后病变可缩小或消退。肺炎性假瘤:常位于肺用边部,类圆形欠规则,密度较均匀,境界清楚,一般直径2~4cm,无钙化及卫星灶。血供丰富者,增强扫描强化较明显,与肺腺瘤不同。5、局限性机化性肺炎:是指不吸收或延长吸收的肺部炎症。多位于肺野的中外带,可与局部增厚的胸膜相连。病灶大部分为类圆形、梭形或梯形。大部分有深切迹的分叶,边缘清楚有长而稀疏的纤维索条,无密而细短的毛刺。约有半数可见卫星灶,由周围血管向病灶处集中。6、肺腺瘤: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大支气管者为支气管腺瘤、良性多形性腺瘤;主要发生在肺周边者为肺**状腺瘤。支气管腺瘤根据细胞形态不同称为粘液腺腺瘤、囊腺瘤、嗜酸性细胞腺瘤。肺腺瘤手术切除后不复发,預后良好。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增强扫描结节不强化,这与该瘤血液**不丰富有关。7、肺海绵状血管瘤:多为青壮年女性右肺周边部,肺内罕见的实性类圆形良性肿瘤,可略有分叶及点状或小条状钙化,边缘光滑锐利。呈均匀一致性强化。总之,各种肺良性肿瘤有时可以鉴别,如软骨瘤、错构瘤内有钙化;错构瘤内还可有脂肪成分;脂肪瘤密度低,CT值在-40Hu以下;平滑肌瘤及血管性肿瘤的血供较丰富,在增强扫描时病变强化。肿瘤若缺乏各自的特征时,则不易区分。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王同江楼主 脊柱外科医师

感谢以上爱友的关注和参与。现对“上肢疼痛麻木伴下肢发紧无力三个月”做一小结与评议: . 根据患者的病史及相应检查,诊断为; 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椎管狭窄症) . 依据如下:1、年龄50岁>40岁。 2、颈项肩胛部沉重,双上肢疼痛、麻木,双下肢发紧无力,以右侧较重伴视物模糊3、颈椎部位肌肉紧张,两侧颈项肌压痛,双上肢肌肉萎缩,肩胛部位沉重,上举受限,左侧较重。上臂牵拉试验左㈩、右㈩;椎间孔压缩试验㈩;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㈠,4字试验㈠;四肢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下肢走路不稳4、颈椎X线正侧位片示:颈椎变直,椎间隙变窄,C5、6、7椎体 后缘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5、颈椎MR示:C4、5、6椎间盘明显超出于椎体后缘,相应阶段椎管狭窄,颈髓受压 …… .鉴别诊断:与以下疾病1、脊髓肿瘤;2、脊髓空洞症:3、后纵韧带骨化症,以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或其他引起脊髓症状的病变均进行了鉴别。 处置措施: 一、 治疗原则:松解疏通颈后软组织、小关节周围病损粘连点,解除或减轻对脊髓的压迫,恢复颈髓神经的支配功能。. 二、 治疗方法: 1、 采用微型松解减压术松解剥离颈后软组织、小关节周围病损粘连点,解除脊髓周围的平衡失调状态。松解点选在病变锥体上、下棘突间及旁开1.5cm左右的关节突关节点等病变部位。 2、 进行神经触激术,激发神经协调功能 :利用臂丛神经触激术解除上肢麻木等症状;利用坐骨神经触激术激活下肢神经的自主调节 3、术后进行手法调治:行颈后肌群放松减压法:术者手指要全部协调配合一致,平稳柔和地固定其头颅,然后自上而下地沿颈椎生理曲度滑行后推拿颈肩肌群,以放松颈椎周围软组织,恢复平衡协调功能;使颈椎逐步恢复生理曲度或接近生理曲度位置以进一步巩固松解减压术后的疗效。操作时忌用暴力推拉扭旋头颅,以防脊髓损伤而加重病情。。 4、药物治疗: 配合中、西药予以活血化瘀,疏通筋脉进行治疗。. 患者注意事项: 1)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尤其对于上肢肌肉萎缩部位重点进行相关松解手法。 2)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3)防止颈部受潮、受凉,不要进行大幅度活动,。枕头高度要符合颈椎曲度,软硬适当。 . 临床效果: 通过近1个多月的治疗,患者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已显著好转,患者比较满意,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自己又没有加入新农合享受报销,所以决定休养一段时间,如仍有不适症状,再继续进行巩固性治疗 临床体会: 1、微型术具松解减压时时应紧贴骨面施术,切勿过深,定点要科学准确,操作手法要轻稳适度。 2、手法操作时要部位准确,力度适当,初学者不要轻易使用。忌用暴力推拉扭旋头颅,以防脊髓损伤而加重病情3、对于未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中途停止治疗者,一定要让患者签字说明,出现不良现象医院不承担责任4、本病属于难治性疾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不过有明显手术指征时,应向患者推荐手术治疗,当今医疗环境,一定要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去治疗患者。 . ——个人浅见,以抛砖引玉,欢迎诸位专家爱友继续坦率交流,展示宝贵经验

w******a 评论达人LV1

颈椎病椎间盘旋切加胶原酶容盘微创治疗

l****i 新手达人

要是广东患者可以先到我们医院疼痛中心(wu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来看一下,可不可以行椎间盘旋切加胶原酶容盘微创治疗(患者不愿开刀治疗)

重******主 我爱企鹅

选择手术是比较快的 长期的效果就有待考察了

Z****6 新手达人

需要考虑与神经内科格林巴利综合症那些鉴别 颈椎病是肯定的

王同江楼主 脊柱外科医师

保守治疗 效果不佳 如继续加重 建议手术 yaoyuan2016 发表于 2011-5-12 22:39 http://www.iiyi.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患者害怕开放性手术,要求先进行微创松解术治疗……

王同江楼主 脊柱外科医师

此患者为典型的脊髓型颈椎病。 依据目前患者的身体情况,结合影像学来判定,不光已经出现了四肢的症状, ... liuyuan530 发表于 2011-5-12 21:22 http://www.iiyi.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感谢你的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宝贵观点

王同江楼主 脊柱外科医师

诊断:颈椎病(混合型),以脊髓型,神经根型,颈型三者见重. 诊断依据:1.上肢疼痛麻木伴下肢发紧无力三个 ... zhongxin.99 发表于 2011-5-12 20:23 http://www.iiyi.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感谢你的参与并无私奉献自己的心得体会。 医学需要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学习-实践-总结-再实践中去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y****6 持之以恒LV2

保守治疗 效果不佳 如继续加重 建议手术

l****0 我爱企鹅

此患者为典型的脊髓型颈椎病。 依据目前患者的身体情况,结合影像学来判定,不光已经出现了四肢的症状,应该还有小便困难和大便无力。 建议尽早行手术治疗。不建议微创手术。任何保守治疗都可能拖延病情。禁止牵引。

z****9 新手达人

诊断:颈椎病(混合型),以脊髓型,神经根型,颈型三者见重. 诊断依据:1.上肢疼痛麻木伴下肢发紧无力三个月; 2. 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颈项肩胛部沉重,双上肢疼痛、麻木,双下肢发紧无力,以右侧较重伴视物模糊,近3日麻木、发紧、无力,行走有时不自主、感觉减退等症状加重. 3.专科检查:颈椎部位肌肉紧张,两侧颈项肌压痛,双上肢肌肉萎缩,肩胛部位沉重,上举受限,左侧较重。上臂牵拉试验左㈩、右㈩;椎间孔压缩试验㈩;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㈠,4字试验㈠;四肢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下肢走路不稳 4.颈椎X线正侧位片示:颈椎变直,椎间隙变窄,C5、6、7椎体 后缘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颈椎MR影像可看出颈3、4、5椎体反弓向后移位并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 鉴别诊断:主要与中风偏瘫相鉴别. 治疗方案:1.制动; 2.前3天静脉给甘露醇,B1、6、12等脱水和营养神经药物,缓解脊髓和神经跟受压状况;3.待病情不再发展给予颈部针刀松解治疗,如下:1.选择颈部各椎体旁约1寸处颈项肌压痛点;2.双侧风池、风府、肩井、天宗穴及大椎两侧;3.项韧带压痛处;标记好下针处在无菌操作下各处切开1-2刀并给予适当手法整复,以来解除周围软组织压力缓解颈部张力。 3.针刀术后静养3-5天,体质特差者给予适当营养药物辅助治疗,四肢部给予针灸推拿放松治疗,以补法为主,每日一次,一般7天左右; 4.后期给予电针和推拿治疗,主要**神经线以及配合适当功能锻炼。 以前接诊过一例类似病例,不过就诊及时且体质较好,25天后一切基本稳定,病人要求出院了 以上个人愚见请各位前辈专家万勿见笑,原精彩继续,期待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