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10
6
收藏
分享

经口径路行左侧咽旁间隙巨大肿瘤切除分享

发布人:

朱志国五官科-耳鼻咽喉头颈科 主治医师

更新时间:2023-12-01 11:38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63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左侧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

【治疗方案】全麻下行“内镜下经口径路左侧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全麻下行“内镜下经口径路左侧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

【病案介绍】

主诉

咽喉不适10+天

现病史

患者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咽喉不适,似口含物,伴吐词不清,无咽干、咽痒、咳嗽咳痰、声音嘶哑、发热、头晕、咽喉疼痛、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干呕、反酸嗳气、吞咽梗阻,起病后病情持续性发作,院外未行特殊治疗,上述症状未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在门诊拟诊断为“咽旁间隙占位”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良好,饮食正常,睡眠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小便正常,大便正常。

既往史

10+年前发现精神分裂症,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好转,此后偶有发作,口服药物后好转。 否认肝炎史、疟疾史、结核史,否认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否认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史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

T:36.9℃,P:120次/分,R:20次/分,BP:130/95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主**,步态正常,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皮肤黏膜色泽正常,无皮疹,无皮下出血,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度和湿度正常, 弹性正常,无水肿,无肝脏,无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无其他异常。双眼眼睑正常,结膜正常,眼球正常,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反射正常,瞳孔等圆,对光反射正常。舌体正常,伸舌居中,牙龈正常,牙列齐。胸廓:正常。**:正常对称。肺脏:视诊:呼吸运动正常,肋间隙正常。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无皮下捻发感。叩诊:正常清音。听诊:呼吸规整,两肺呼吸音清,两上、中、下肺部未闻及干湿性啰音、鼾音、哨笛音、水泡音、捻发音,语音传导正常,无胸膜摩擦音。心脏:视诊: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位于左侧锁骨中线内0.5cm。触诊: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界扩大无听诊:心律120次/分,心律齐,心音正常,无额外心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收缩期 、舒张期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周围血管未查。腹部视诊:外形正常,无胃型、肠型、蠕动波、腹壁静脉曲张、腹纹,左、右、上、下腹部无手术疤痕、疝,腹式呼吸存在,脐正常,无分泌物。腹部触诊:腹肌柔软,左、右、上、下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无液波震颤,无振水声,无腹部包块,肝未触及,胆囊未触及、无压痛、Murphy征阴性,脾未触及,双肾未触及,双侧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肋脊点、肋腰点无压痛。腹部叩诊: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侧肾区无叩痛。听诊: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血管杂音。 **、直肠、外生殖器未查。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脊柱正常,活动度正常,四肢正常,全身关节无红肿、强直、压痛、活动受限,肌肉无压痛及萎缩,无下肢静脉曲张,无杵状指、趾。腹壁反射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5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无肢体瘫痪。 专科情况:耳:双侧耳廓无畸形,无瘘管,皮肤无红肿,外耳道无狭窄,清洁干燥,鼓膜色泽正常,标志形态清楚,动度好,中耳腔无积液,乳突区无红肿压痛,咽鼓管通畅,双侧Rinne(+)、Weber(=)、双侧Schwabach(+)。鼻:外鼻居中无畸形,双侧鼻前庭皮肤无红肿糜烂,双侧鼻腔及中鼻道未见粘脓性分泌物积聚,双侧鼻腔粘膜红润,双侧下鼻甲无充血,不肥大,双侧中鼻甲无充血,不肥大,鼻中隔基本居中,双侧鼻窦区无压痛,无隆起。咽喉:咽部粘膜无充血,双侧腮腺导管开口正常,软腭正常,硬腭正常,悬雍垂正常,双侧腭扁桃体无肥大,隐窝口未见分泌物,咽腭弓无充血,舌腭弓无充血,咽后壁无滤泡,无充血。左侧扁桃体及咽侧壁膨隆,双合诊扪及一实性包块,大小约3.0*4.0*3.0cm,表面光滑,质地韧,活动度好,鼻咽粘膜正常,鼻咽腔正常,咽鼓管正常,咽鼓管圆枕光滑,无新生物,咽隐窝正常。双侧梨状窝无积液,无新生物。舌根部未见淋巴增生肥大,会厌居中,活动好,粘膜光滑,未见明显新生物,杓会厌皱襞粘膜光滑,室带对称光滑,喉室无狭窄,双侧声带表面光滑,动度对称,声门闭合可。颈部:颈部对称无抵抗感,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正常,双侧颌下腺正常,双侧颌下淋巴结正常,气管居中, 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正常,无压痛、震颤、血管杂音,颈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部深淋巴结无肿大。

辅助检查

我院门诊增强CT示:口咽左侧咽旁间隙肿块,考虑肿瘤,神经鞘瘤可能?其它?,双侧颈动脉鞘、双侧颌下多发淋巴结显示。MRI示:双侧额叶小缺血灶,鼻咽左侧咽旁间隙占位。左侧乳突炎症。建议颈部增强CT进一步检查。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左侧咽旁间隙占位:神经鞘瘤?其它?2.精神分裂症缓解期

诊断依据

1.患者起病隐匿,自觉咽喉不适 

2.查体见:左侧扁桃体及咽侧壁膨隆,双合诊扪及一实性包块,大小约3.0*4.0*3.0cm,表面光滑,质地韧,活动度好,鼻咽粘膜正常,鼻咽腔正常,咽鼓管正常,咽鼓管圆枕光滑,无新生物,咽隐窝正常。 

3.辅助检查:增强CT示:口咽左侧咽旁间隙肿块,考虑肿瘤,神经鞘瘤可能?其它?,双侧颈动脉鞘、双侧颌下多发淋巴结显示。MRI示:双侧额叶小缺血灶,鼻咽左侧咽旁间隙占位。左侧乳突炎症。建议颈部增强CT进一步检查。 

4.具体性质有待最终病理结果。

鉴别诊断

本病当与"腮腺深叶多形性腺瘤"相鉴别,后者也可表现为咽喉不适,查体可见咽旁膨隆,扪及包块,质地韧,活动度好等,CT可见肿瘤位于咽旁间隙(咽后隙),与腮腺深叶分界不清等表现,该患者CT可见咽旁间隙肿瘤位于咽旁间隙(咽前隙),与腮腺深叶无明显关联,颈部血管位于肿瘤外侧,暂可排除,术后病理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术前常规准备,请精神内科会诊,协助评估及控制精神相关疾病。排除手术禁忌,拟安排全麻手术治疗。 拟全麻下行“内镜下经口径路左侧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 术中所见:左侧咽侧壁膨隆,肌层下可见一实性包块,色黄白,大小约3.5*3.0*3.0cm,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包膜表面可见滋养血管,质地韧,与颈内动脉分界清楚,双侧扁桃体不大,局部无充血,隐窝口无异常分泌物。 手术过程:

1.全麻成功后经右侧鼻腔插入麻醉套管固定,患者取仰卧垫肩位,常规消毒铺巾;

2.连接吸引器、双极电凝、低温等离子系统及内镜系统。

3.置入戴维氏开口器撑开口腔,显示术区;3.将低温等离子系统功率调整到黄6蓝4档位,距腭舌弓约2.0cm,用低温等离子系统切开粘膜,切口长度约5cm,暴露粘膜下肌层,并止血。

4.继续使用低温等离子系统切开粘膜下肌层,暴露肿瘤,创面用低温等离子止血。

5.助手使用内镜系统充分暴露术区,持中弯血管钳及扁桃体剥离子顺包膜钝性分离肿瘤上、下极,分离过程中使用双极电凝处理滋养血管。

6.将肿瘤向咽腔牵拉,内镜系统充分暴露肿瘤与颈内动脉之间间隙,使用双极电凝凝断间隙之间粘连及组织,将肿瘤完整切除。

7.术中将肿瘤送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冰冻结果示:左侧咽旁间隙涎腺肿瘤,良恶性难定,需待石蜡切片确诊。

8.考虑到肿瘤包膜完整,且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切除彻底,故准备止血关闭术区。

9.用稀释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术腔,用双极电凝行术区止血,反复检查无活动性渗血;

10.术区使用可吸收止血纱布覆盖术区。

11.再次术区无活动出血、渗血和病灶残留。

12.术区安放负压引流管一根,固定于左侧口角。

13.用3-0可吸收缝线分层间断缝合切口。

14.术中出血约10ml,术后清点器械无误,术毕。 送检标本:左侧咽旁间隙肿瘤。 术后病检结果提示:左侧咽旁肿瘤:多形性腺瘤。  

诊断结果

左侧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

【分析总结】


咽旁间隙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及神经丛。临床上常见的有神经鞘瘤、腮腺深叶来源的唾液腺肿瘤,以及小涎腺来源的肿瘤、血管瘤等。次病人最终诊断考虑是小涎腺来源的唾液腺肿瘤。 次手术需要值得学习和注意的地方。 

1.手术路径的选择。需要根据肿瘤的具体部位决定,可已经颈外切开、下颌骨裂开、以及经口径路。因肿瘤靠近口内,从口内入路径路更短,创伤更小,故而选择经口径路行肿瘤切除。 

2.术中注意保护重要血管、神经。特别是颈动脉分支以及颈内动脉。避免损失、造成大出血。术中需要充分利用能量器械,比如双极电凝、超声刀等。 

3.术中对后组颅神经的保护。紧贴肿瘤包膜分离,避免有力撕拉。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马小明 普通内科医师

已学习。

侯富财 耳鼻咽喉头颈科主治医师

是一个好的病例,要好好学习。

汤立杰 皮肤科主治医师

病例分析的很好。水平高。值得我们每一名医生学习。

张小花 护理咨询主管护师

已学习

刘新清 药剂科药师

学习了

王志灵 护理咨询主管护师

已学习

杨雪琴 耳鼻咽喉头颈科主治医师

深有体会

张群 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

很好

顾宝林 耳鼻咽喉头颈科副主任医师

非常好的分享

赵桂珍 护理咨询副主任护师

已学习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