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0
1
收藏
分享

老年人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需警惕慢性胃炎

杨晓铭麻醉医学科-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22-02-12 16:20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62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慢性非萎缩特性胃炎, 胃多发息肉,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方案】氨氯西林 氨基酸 泮托拉唑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慢性非萎缩特性胃炎, 胃多发息肉,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病案介绍】

主诉

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一月余

现病史

患者于一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主要位于剑突下,伴有食欲减退,无恶心、反酸,未见黑便。未呕血,无腹泻。曾在我院门诊治疗,口服"奥美拉唑"等,病情无明显好转,于今日来我科,门诊以"胃多发**肉"收入院治疗。自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欠佳,大便、小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体健,80年代有有偿献血史,否认"高血压" "糖尿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查体

T:36.5℃,P:65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
神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走入病房,正力体型,查体合作,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0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睑无浮肿,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65bpm,律齐,有力,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生理性神经反射存在,病理性神经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门诊资料:2019-08-15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多发息肉。HP)(+)。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入院辅检示:(2019-08-15)血常规:白细胞 3.3 10^9/L↓、红细胞 3.88 10^12/L、血红蛋白 121 g/L、血小板 137 10^9/L、红细胞压积 36.1 %、中性细胞数 1.72 10^9/L↓、淋巴细胞数 1.22 10^9/L,(2019-08-15)肝功能:谷草转氨酶 53 U/L↑、谷丙转氨酶 56 U/L↑、白球比 1.06 ↓、前白蛋白 154 mg/L↓,(2019-08-15)肾功能:尿素 3.35 mmol/L、肌酐 59.8 umol/L、尿酸 264.3 umol/L,(2019-08-15)血脂:甘油三酯 0.65 mmol/L、总胆固醇 3.5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1.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2.30 mmol/L,(2019-08-15)丙型肝炎抗体HCV:丙型肝炎抗体HCV 73.66 S/CO↑。 全腹部CT示:1.肝左外叶点状致密影,考虑肝内胆管结石或钙化灶可能;2.胆囊体积增大;3.陶氏腔少许积液;4.胃上述影像表现,考虑胃下垂可能;5.所扫右肺中叶少许感染性病变可能,建议行肺部CT. 入院EKG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慢性非萎缩特性胃炎,  胃多发息肉,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诊断依据

1.老年女性,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一月余入院,有消化不良症状。既往体健。有***史。 

2.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 

3.胃镜检查示: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多发息肉。HP)(+)。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4.其他辅助检查:肝功能:谷草转氨酶 53 U/L↑、谷丙转氨酶 56 U/L↑、白球比 1.06 ↓、前白蛋白 154 mg/L↓。

免疫学检查丙型肝炎抗体HCV:丙型肝炎抗体HCV 73.66 S/CO↑。

1.肝左外叶点状致密影,考虑肝内胆管结石或钙化灶可能;

2.胆囊体积增大;

3.陶氏腔少许积液;

4.胃上述影像表现,考虑胃下垂可能;

5.所扫右肺中叶少许感染性病变可能,脾脏稍大。余结果均正常。

鉴别诊断

阑尾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痛主要位于上腹部、脐周,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与右下腹,体检可见右下腹压痛,麦氏征(+),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

诊治经过

1.做相关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2.抗炎、护胃对症治疗等。 

3.主要用药: 氨氯西林 氨基酸 泮托拉唑等  

4.向家属及患者交待病情。 入院明确诊断后行抗炎、护胃对症治疗等。胃多发息肉  行内镜下治疗。病情好转后患者要求出院。

诊断结果

慢性非萎缩特性胃炎,  胃多发息肉,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分析总结】


1.这是一老年女性慢性丙肝患者罹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多发息肉的病例。 

2.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一月余,80年代有***史,胃镜检查及活检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多发息肉;HP)(+)。 

3.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发生胃窦胃炎,然后逐渐向胃近端扩展为全胃炎。本例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痛或不适及消化不良症状,确诊必须依赖胃镜及活检,HP(+)助于病因诊断。本病治疗之一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预防消化性溃疡及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少部分患者消化不良症状也可取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可为抑酸或抗酸药、促胃肠动力药、胃黏膜保护药等。本例胃多发息肉经胃肠镜内镜下治疗。丙型肝炎因已行抗病毒治疗除护肝治疗外未予特殊处理。脾脏大可能因长期丙肝引起。 

4.预后: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少有自发清除,长期带菌少部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发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极少数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经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本例合并慢性丙型肝炎,预后欠佳。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