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4
0
收藏
分享

甲巯咪唑相关性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伴低血糖昏迷一例

发布人:

b****2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6-12-29 15:48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48岁

【病案介绍】

主诉

女,48岁
因"心悸、怕热、消瘦2个月,意识不清1h"于2012年6月15日入院。

现病史

于2012年4月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怕热、手抖、多食及大便次数增多,体重下降8kg,于我院门诊查甲状腺功能示FT3、FT4、T3、T4均升高,TSH低,TRAB(+),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血糖和WBC均正常,予口服甲巯咪唑10mg,2次/d治疗。2012年5月10日复诊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减轻,FT3、FT4较前降低,继续服药.近1周间断出现心悸、出汗、饥饿感,未重视。2012年6月15日15:00于田间劳作时突发意识不清、大汗,呼之不应,急诊测血糖1.5mmol/L,补糖后意识逐渐清醒,考虑低血糖昏迷遂收入院治疗。

既往史

体健。

查体

BP120/70mmHg,神清,甲状腺II度,质中,心律90次/min,律齐,手颤征(+)。

辅助检查

WBC5.6X109/L,肝功能ALT45U/L,余正常,肾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示FT310.1pg/ml(2.0~4.4pg/ml)FT43.70ng/ml(0.93〜1.70ng/ml)、T3268ng/ml(80〜200ng/ml)、T422.0μg/dl(5.1-14.1μg/dl)、TSH0.007μIU/ml(0.270〜4.200μIU/ml)。75gOGTT结果见表1(正常值:胰岛素17.8〜173.0pmol/L,C-P1.5〜5.0ng/ml)。GADAb(-),ICA(-),IAA56%(+),抗核抗体(-)。腹部增强CT示肝、胆、胰腺未见异常,双肾上腺未见异常强化。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患者未使用降糖药及胰岛素,入院后4次类似低血糖发作,血糖分别为2.2、2.7、2.0、2.4mmol/L,予葡萄糖后症状缓解,检测胰岛素水平升高,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但胰岛素抗体髙,CT检查胰腺未见病变,考虑"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入院后立即停服甲巯咪唑,甲巯咪唑共服用56d,剂量20mg/d,总剂量1120mg。改为丙硫氧嘧啶100mg,2次/d,2周后出院,嘱其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进食糖。2012年7月19日复诊,低血糖发作减少且症状减轻,检测血糖4.7mmol/L。目前仍在服用丙硫氧嘧啶,处于维持量阶段,未再出现低血糖。

【其他】


【家族史】 无甲状腺疾病家族史。
【讨论】 研究显示,1970年1月至2007年9月,共报道IAS患者380例,且多为日本患者。IAS是以进食后反应性低血糖或空腹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与胰岛素结合的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Hirata等于1970年首次报道,故又称"Hirata病"。IAS诊断标准:严重自发性低血糖;发作时血糖<2.8mmol/L;未采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高水平总血清免疫反应性胰岛素;高滴度抗胰岛素抗体;偶有糖尿病症状或尿糖;病理组织学可见胰岛肥大增生。诊断时需排除胰岛素瘤及其他原因低血糖。研究发现,40岁以上人群更易患IAS。IA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常并发"Graves病",少数伴发系统性红斑狼疮、黑棘皮病、肝炎和甲状腺炎等。研究发现,近50%患者发病前有用药史,以含巯基药物多见,甲巯咪唑报道最多,其次为硫普罗宁,再次为α-硫辛酸,其他还包括卡托普利、谷胱甘肽、金黄色硫葡萄糖和青霉胺等,其致病机制系因药物本身或分解后含巯基,巯基可与胰岛素分子的二硫键相互作用,使内源性胰岛素发生变构,即二硫键断裂,导致某些自身抗原暴露,改变胰岛素分子免疫原性,触发免疫反应而产生IAS。亚胺培南、抗结核药、类固醇激素、环氧洛芬钠、干扰素等不含巯基药物也可诱发IAS,但较罕见。IAS与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相似且胰岛素水平均升高,但发生低血糖的时间和胰岛素升高幅度均不同,IAA测定也是鉴别关键.IAS还需与B型IR相鉴别,均有低血糖发作且伴自身免疫性疾病,但B型IR多发于中年黑人女性,常伴有高血糖、黑棘皮病及严重IR。多数患者不需特殊治疗,停用诱发药物后症状多自行缓解,但再次使用又可诱发,部分患者可能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其他特殊治疗。IAS预后良好。本例患者停用甲巯咪唑后低血糖症状逐渐消失。临床发生低血糖时,应考虑IAS,询问病史及用药史,行胰岛素、IAA测定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大****3 持之以恒LV5

太精彩了,谢谢,学习了。一定收藏,好好拜读。

1****8 实名认证

谢谢,受益匪浅。第一次看到这个病例。

廖文姬 普通内科主治医师

学习了,谢谢!bbbbb

马少丰 中医综合科医师

学习,增见识,专业的就是专业。药源性疾病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