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管平滑肌瘤1例
发布人:
2****2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5-10-20 09:12
关注
【病案介绍】
主诉
男,49岁
因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1年余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伴行走不稳(偶有摔倒)、头晕、恶心及呕吐。
辅助检查
入院后采用Siemens公司TrioTim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自旋回波(SE)和快速自旋回波(FSE)脉冲序列扫描技术,常规行矢状位(T1WI)、横轴位[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冠状位(T1WI)扫描,T1WI:TR/TE为325ms/11ms,T2WI:TR/TE为5000ms/106ms,FLAIR:TR/TE为9810ms/104ms。层厚6.0mm,层间距2~6mm。FOV:240mm×240mm。扩散加权成像(DWI):应用平面回波(EPI)序列,b值为0和1000s/ram2。增强检查注射对比剂后,行T1WI矢状位、横轴位及冠状位扫描(TR/TE/NEX,340ms/17ms/l)。增强检查所用对比剂为国产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剂量为0.1mmol/kg(体质量)。灌注加权成像(PWI)采用单次激励自旋一平面回波序列(Singleshotspinecho-plannerimaging)行快速动态扫描。具体参数如下:TR2500ms,TE80ms;FOV为23cm×23am;层厚6~7mm,间隔1~2mm;矩阵128×128;成像时间共计101S。磁共振波谱(MRS)检查采用点分辨选择波谱(Pointre-solvedselectivespectroscopy,PRESS)序列,CHESS法抑制水信号,TR/TE=1000ms/144ms,FOV23cm×23cm,一次采集,成像时间260S。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采用3DGRASS序列,TE15ms,TR26ms,激发角度15°,层厚2mm,无间隔,矩阵448×384,扫描时间6~9min。头颅MR示后颅窝小脑幕下方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晰,呈轻度分叶状,大小约42mm×46mm×57mm;肿瘤周围未见明显水肿,肿块体积较大,占位征象明显,相邻脑干、小脑及四脑室可见受压。T1WI呈低信号,T2WI和FLAIR序列呈不均中等信号,内可见点状及条状低信号。DWI呈中等和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边缘呈不规则絮状及毛刺样改变,病灶局部可见未强化区域,且病灶有从后下部向前上方渐进性强化的趋势。PWI示病灶后下方局部脑血流容积(CBV)、脑血流量(CBF)明显升高,其余部分CBV及CBF明显降低。MRS示病灶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及肌酸(Cr)峰下面积均明显降低。SWI示病灶内多发点状低信号血管影。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全麻下行小脑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取后枕正中切口,逐层切开枕部肌肉,“Y”字形切开硬膜,见肿瘤组织位于窦汇下方,质地硬韧、颜色紫红、边界清楚、血运极丰富,与硬膜粘连紧密;显微镜下分离其与双侧小脑半球,近全切除肿瘤组织,仅残留少许窦汇根部肿瘤基底,瘤床严密止血,生理盐水注满示清亮。大体病理表现:红褐色不整形组织,切面实性,呈黄白色和红褐色,质软韧不一,部分区域呈海绵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波形蛋白(Vimentin)+,CDM+,上皮膜抗原(EMA)-,抑制素-A(Inhibin-A)-。病理诊断:血管平滑肌瘤。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
这种病例很少见。总结的很好。学习了。
嗯,很详细,谢谢分享。。
学习了,总结很详细,这种病例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