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滑膜肉瘤二例报告
发布人:
2****2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6-12-24 12:48
关注
【病案介绍】
主诉
女38岁
女28岁
2011年11月24日因左侧腰部酸痛2周入院。
2012年11月3日因体检发现左肾囊实性占位3个月,肿物进行性增大入院。
查体
左肾区轻微叩击痛,腹部未及明显肿块。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B超检查:左肾下方囊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欠清。腹部CT血管造影检查:左肾下极占位,7.8cm×8.2cm,可疑囊性肾癌伴左侧肾动脉分支、左肾静脉及左侧输尿管上段受侵,左侧腰大肌受侵可能。全麻下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下极肿瘤,直径7cm×8cm,肿瘤与腹膜及腰大肌粘连紧密,肾蒂旁有肿大淋巴结。肿瘤切面呈灰白色、鱼肉样改变,伴液性坏死。
B超造影检查:左肾中下部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和分隔见造影剂灌注。MR检查:左肾直径6.1cm×6.7cm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中等信号,边缘见环形、结节状高信号。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考虑为左肾肿瘤性病变伴出血囊变。
诊治经过
免疫组化染色检查:Vim、Bcl-2(+),EMA(弱+),MIB-1(60%+),CD34(血+),SMA、CD10、AE1/AE3、CK7、S-100、CD117、RCC、Des、GFAP、HMB45、Melanin(-)。术后予异环磷酰胺2.5g/m2,多柔比星60mg/m2,1次/d化疗,5d为1个疗程。化疗3个疗程后复查发现肺部转移,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术后7个月出现肝脏多发转移,术后9个月死亡。
全麻下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中下部肿瘤,直径7cm×6cm,肿瘤未侵犯周围组织,局部未见肿大淋巴结。肿瘤切面呈暗红色,伴出血坏死。术后病理诊断:左肾滑膜肉瘤。免疫组化染色检查:Vim、Bcl-2、cd99(+),EMA、CD34、CAM5.2(弱+),MIB-1(20%+),SMA、AE1/AE3、CK19、S-100、CD117、Des、GFAP、WT-1、MelaninA(-)。fish法检测:t(18q11.2)SYT基因易位(+),约90%细胞核内见分离信号。术后患者未行进一步化疗。随访12个月,未发现远处转移。
诊断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左肾滑膜肉瘤,左肾周脂肪组织受侵犯,左肾门淋巴结(+)。
【其他】
【病例1】
【病例2】
【讨论】
滑膜肉瘤是一种起源尚不明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的四肢关节附近和腱鞘部位。原发性肾滑膜肉瘤极为罕见,1999年首先发现,2000年正式命名。迄今国内报道不足30例。本病的临床表现与普通肾癌相似。超声检查表现与囊性肾癌较为接近,CT或MRI检查难以与肾脏其他实质性肿瘤相鉴别。病理特征:肾滑膜肉瘤切面多为灰白、灰红色,呈鱼肉状,质地软。肿瘤内常伴有多区域的出血、坏死和囊性变。滑膜肉瘤主要是由核分裂活跃的梭形细胞组成,组织学上分为3类亚型:单相型、双相型和低分化型。诊断肾滑膜肉瘤需通过免疫组化检查与肉瘤样肾细胞癌、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Bcl-2、CK、CD99、EMA是比较重要和敏感的标志物,尤其是Bcl-2具有重要意义:滑膜肉瘤呈阳性,而平滑肌肉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和纤维肉瘤呈阴性。90%以上的肾滑膜肉瘤患者存在着18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基因易位t(X;18)(p11.2;q11.2),形成SYT-SSX融合基因。检测SYT-SSX融合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是诊断肾滑膜肉瘤的金标准。肾滑膜肉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侵袭性强,根治性肾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根据本组2例的随访资料,我们认为本病预后主要与肿瘤的分期相关。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