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64
0
收藏
分享

顽固性眩晕待诊

发布人:

任忠林内科-普通内科 医师

更新时间:2016-11-25 19:31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68岁,本社区人。

【病案介绍】

主诉

张某,女,68岁,本社区人。
头晕一个月。

现病史

病人自述于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呈持续性眩晕,不能站立,卧位休息后好转。后与一周左右又类似发作一次,持续一小时左右逐步减轻好转。好转后来诊,见其神态言谈完全正常,血压尚可,无其它阳性体征,遂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氟桂利嗪、银杏叶、敏使朗),病人问是否需要**疏通血管,我说先服药观察吧,如果不再发作,就无需输液了。后服药治疗,中间又来量过血压,没再发作,感觉良好。大约2周后,于下午3时左右,病人与同伴在居家一里处散步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在同伴的搀扶下艰难回到家中。病人丈夫来找我出诊,因是急症有求必应,来到患者家中。见病人平卧位,说话能睁眼,但不敢转头,言清语利,恶心无呕吐,无头痛出汗,无心慌胸闷,左耳鸣已10余年,呈持续性,近两天无加重,自感头皮麻木,无颈部疼痛,无肩臂麻木,无肢体麻木,近几天饮食睡眠及二便无异常变化。

既往史

2005年有类似眩晕发作史一次,经“疏通血管”治疗好转,有高血压病史15年,规律服药(洛丁新10mgqd、倪福达30mgqd、倍他乐克25mgbid),血压不稳定,最高至200/120mmhg,。无糖尿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输血史,未发现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未到过疫区,无外地居住史。经育史:16岁3~4天/32天,52岁闭经,G4P3。

查体

T:36.5℃,P:72次/分,R:16次/分,BP:140/90mmHg
神清,语言流利,偏胖,被动平卧位,查体尚合作。全身皮肤未见黄染、皮疹、出血点。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内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水平性眼震(+-),颈软,未见颈静脉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律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平坦,触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外生殖器未查。侧卧颈椎无压痛、四肢无畸形,肌力肌张力可。生理性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奥氏征(+—)。

辅助检查

今年4月份查心电图正常、血糖:5.8mmol/L。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我考虑为美尼尔氏综合症,

诊治经过

给予654-2、利多卡因、丹参输液治疗,输液完后明显好转,无眩晕不适,未来复诊。两天后晚7点,再次发作,其女儿带其到区人民医院检查(急诊内科):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请结合临床,必要时MRI检查;颈椎双斜位片:颈椎各椎体边缘骨质唇样变。双斜位颈椎左侧第4/5、5/6,右侧第5/6椎间孔狭窄,可见椎体后缘侵入。考虑:颈椎退行性变,颈椎左侧第4/5、5/6,右侧第5/6椎间孔狭窄,请结合临床,必要时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束后,病人眩晕已自行缓解,未继续用药,内科考虑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急诊内科建议第二天到脊柱外科会诊,第二天(5月27日)会诊后,外科给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血流通畅,管径正常,双侧椎动脉管壁不厚,左侧内径0.36cm,V:32.8cm/s,RI:0.65,右侧内径0.23cm,V:27cm/s,RI:0.74,血流通畅,频谱形态略失常。提示:右侧椎动脉阻力指数增高。外科医生说血管不受压,建议神经内科就诊。病人于是直接来我们诊就诊,来诊时无任何不适,考虑美尼尔氏不至于如此反复发作,还是TIA可能性大,于是建议给予改善脑血液循环治疗,用药银杏达莫、阿魏酸钠两组液体静滴、口服氟桂利嗪,治疗至第四天(5月30日),夜间12:00左右睡眠中又一次突然发作,于1:00急诊去了区医院,查体:BP:150/80mmhg,眼震(+—),其他正常,诊断:头晕待诊,肌注异丙嗪、输液654-2、利多卡因,依达拉奉、川芎嗪治疗,输液后眩晕好转,后第二天病人又继续在我处输液前一次的药物(原计划输液一周),至今日输液结束,未再复发。

【其他】


【家族史】 父母无高血压病史,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本病病史及其他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史。[p=30,2,center]
【讨论问题】 此病例您觉得该如何诊断合理?有无必要进一步检查?如何避免再次复发?欢迎大家积极讨论、各抒己见!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d****8 新手达人

顶顶顶顶,和我母亲一样!说是颈椎管狭窄引起脑供血不足!!

配*********使 新手达人

该患者症状与头部位置有明显相关性,且突然发病,迅速好转,可明确诊断:良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该病具有自限性。最常累及的半规管为后半规管(占80%~90%),其次为外半规管(占10%),最少受累的是上半规管(占2%)。 此病的治疗一手法复位为首选,目前耳石复位法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的首选方法,同时也可以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 虚心地向杏林轻风请教:如何手法复位?

兰忠华 内科主治医师

该患者症状与头部位置有明显相关性,且突然发病,迅速好转,可明确诊断:良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该病具有自限性。最常累及的半规管为后半规管(占80%~90%),其次为外半规管(占10%),最少受累的是上半规管(占2%)。 此病的治疗一手法复位为首选,目前耳石复位法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的首选方法,同时也可以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

重******空 新手达人

1:TIA 2;颈椎病 处理 1:改善微循环 2:镇静 3:降压

s****3 新手达人

前庭功能障碍应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表现,但该患表现不是太明显,但又不能用血管病的病理来解释,发病时不伴有其它神经阳性体征,,位置的变换而使眩晕发生变化,还是重点要考虑耳蜗的病变,耳石需要待除外。

任忠林楼主 普通内科医师

病人去上级医院检查,医生听说耳鸣,直接判了个前庭神经功能障碍,什么也没查,晕,肯定还会犯的!

任忠林楼主 普通内科医师

回复 58楼 sunboyang153 诱发脑血管痉挛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血压不稳定吗?去年有一段血压高至200下不来,反复调理药物才降下来!

s****3 新手达人

是否考虑脑血管痉挛,本病不一定要有动脉硬化或颈椎病为病理基础的,血压的不稳定也是本病的诱因啊,请爱友们讨论。

y****2 新手达人

耳石症,建议耳边鼻喉科诊治。

任忠林楼主 普通内科医师

病人昨晚7时左右又一次突然发作,主要为眩晕,平卧闭目自感好受些,恶心无呕吐,不同的是这次持续了2个余小时未见缓解,约9是半左右找我出诊,给予丹参、654-2、利多卡因输液治疗,建议明天去三甲医院进一步检查,推荐血管造影检查。

H****U 持之以恒LV1

颈椎病引起,病人有无血脂异常,这些都可引起眩晕

候***飞 新手达人

眩晕是否与**改变有关,可以行颈椎开口位检查寰枢椎关节有无改变或脱位或半脱位

任忠林楼主 普通内科医师

感谢冷丁的雪中送炭,避免了我进一步钻牛角尖。病人有十几年的高血压病史,脑动脉硬化毫无疑问,这是导致脑缺血发作的最主要原因,而并非颈椎的压迫。摘选部分再次复习: 1,PCI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2)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3)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CT,TCD,MRI,SPECT或PET)都无法可靠地界定“相对缺血状态”。(4)虽然头晕和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PCI。 大量的临床研究则证明与老化有关的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PCI的主要危险因素,因为:(1)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对1018例有各种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转颈后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5%有颈外段椎动脉受压;其中136例有后循环症状者中也仅9%有受压;这136例中,28例转头时出现症状,受压也只4例;882例没有症状者与108例没有转头时出现症状的有后循环症状者间的受压比率无差异。 2,应积极开展各种血管检查,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MRI血管造影(MRA)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均有助于发现和明确颅内外大血管病变。各种检查各有特点,不同检查间的相关研究还缺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在国内广泛使用,可发现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近段的狭窄或闭塞,但不能成为PCI的诊断依据。

冷*** 主治医师中级职称认证

回复 42楼 绿漫天涯 本帖讨论热烈,再次复习一下。感觉还是疑难病例。再发作不妨全面检查。心脏超声(有无脑梗基础)、头MRI(低位梗塞有优势)、血脂,耳科等。多普勒基本就**固定。 百度再复习一下后循环缺血。很多人不熟悉。 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1: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e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有颅外段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的概念。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   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原因,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地医疗水平和健康服务。   2: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提高   19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PCI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1)PCI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2)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3)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CT,TCD,MRI,SPECT或PET)都无法可靠地界定“相对缺血状态”。(4)虽然头晕和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PCI。   基于以上共识,国际上已用PCI概念取代了VBI概念。   3: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和意义   PCI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MRI)可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患者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用PCI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4.后循环缺血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导致PCI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动脉夹层等。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 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3) 穿支小动脉病变,有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等损害,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PCI少见的病变和发病机制是:动脉夹层、偏头痛、动脉瘤、锁骨下盗血、纤维肌发育不良、静脉性硬化、凝血异常。椎动脉入颅处的纤维束带、转颈或外伤,巨细胞动脉炎、遗传疾病、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病等。   5.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   与前循环缺血相似,主要是不可调节的因素和可调节的因素。不可调节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等、可调节的因素有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   6.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   以往认为转头/颈使骨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环缺血,由于前庭神经核对缺血敏感,故而产生头晕/眩晕。这是典型的以假设或经验代替证据的传统医学的模式,也是导致当前VBI诊断混乱的重要原因。而大量的临床研究则证明与老化有关的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PCI的主要危险因素,因为:(1)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2)病理研究证明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狭窄/闭塞并不严重。(3)在203例连续的椎动脉动态造影中,仅2例有因骨赘引起的动脉侧方移位。(4)对1018例有各种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转颈后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5%有颈外段椎动脉受压;其中136例有后循环症状者中也仅9%有受压;这136例中,28例转头时出现症状,受压也只4例;882例没有症状者与108例没有转头时出现症状的有后循环症状者间的受压比率无差异。   7.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脑干是重要的神经活动部位,脑神经、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和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在其间通过。当血供障碍而出现神经功能损害时,会出现各种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临床表现。因此PCI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刻板或固定的形式,临床识别较难。   PCI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嘶,Horner综合症等。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PCI的特征表现。   常见的PCI类型有TIA、小脑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纯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等)。   目前证据表明PCI的总体预后并不比前循环缺血者差,如NEMC-PCR中,407例患者中预后好者达79%。   8.常被误认为是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   脑干结构的致密和血管支配与神经结构的非一一对应特点,决定了绝大多数的PCI呈现为多种重叠的临床表现,极少只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如在NEMC-PCR中,仅不到1%的患者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单一的症状或体征,如头晕、眩晕、头昏、头痛、晕厥、跌倒发作和短暂意识丧失等,多由全身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前庭周围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所致,很少由PCI所致。   在NEMC-PCR中,没一例患者表现为不伴其他表现的单纯跌倒发作,因此单纯跌倒发作并不是PCI的常见表现   9.后循环缺血的评估和诊断   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是诊断的基础。特别仔细地了解病史,特别是症状的发生、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演变过程和可能的诱发因素;要注意了解各种可能的血管性危险因素;神经系统检查时,要特别重视对脑神经(视觉、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听觉、前庭功能)和共济失调的检查。对以头晕/眩晕为主诉者,一定要进行Dix-Hallpike检查。   对所有疑为PCI的患者应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主要时MRI检查。DWI-MRI对急性病变最有诊断价值。头颅CT检查易受骨伪影影响。诊断价值不大,只适用于排除血和不能进行MRI检查的患者。   应积极开展各种血管检查,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MRI血管造影(MRA)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均有助于发现和明确颅内外大血管病变。各种检查各有特点,不同检查间的相关研究还缺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在国内广泛使用,可发现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近段的狭窄或闭塞,但不能成为PCI的诊断依据。   心电图、心动超声和心律检测是发现心脏或主动脉栓塞来源的重要检查,特别是对于不明原因、非高血压性PCI者重要。   颈椎的有关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PCI的首选或重要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10:后循环缺血的急性治疗   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PCI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因此对PCI的急性治疗应基本等同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应积极开展卒中单元的组织化治疗模式。   对起病3小时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静脉rt-PA溶栓治疗。有条件者可行动脉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可适当放宽。   对所有不合适溶栓治疗且无禁忌征者,应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可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南。   11:后循环缺血的预防   对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控制应参考国内外相关的防止指南。   鉴于约40%的后循环缺血病因为栓塞,建议积极开展病因检查。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   单用或联合使用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应探索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等治疗方法的疗效   除非明确颈椎骨质增生与PCI的关系,否则不应该仅为治疗PCI而行颈椎手术。   12:后循环缺血的宣教   应积极开展PCI的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师的继续再教育,更新观念,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不再使用VBI概念。   应加强宣教,正确掌握PCI的早期表现,实现早发现、早诊断。   应加强宣教,正确认识PCI的危险因素,建立科学的预防观。   13: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   应积极推动我国在PCI领域的临川研究,积极推动建立国家性或地区性的登记系统的数据库。   应规范PCI的诊断标准和防止措施   应重视患者血管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注重血管病变的发现。   14:有关后循环缺血的几个重要认识   1:PCI包括TIA(即经典的VBI)和脑梗死。   2:PCI的主要原因与前循环缺血相同,颈椎病不是PCI的主要原因。   3:头晕/眩晕是PCI的常见表现,多伴有其他表现,单纯的头晕/眩晕极少是PCI的表现。   4:转颈或**变化后头晕/眩晕的主要病因不是PCI。   5:对PCI的诊断检查、治疗和预防应与前循环缺血一致。 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1: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e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有颅外段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的概念。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   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原因,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地医疗水平和健康服务。   2: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提高   19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PCI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1)PCI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2)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3)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CT,TCD,MRI,SPECT或PET)都无法可靠地界定“相对缺血状态”。(4)虽然头晕和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PCI。   基于以上共识,国际上已用PCI概念取代了VBI概念。   3: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和意义   PCI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MRI)可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患者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用PCI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4.后循环缺血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导致PCI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动脉夹层等。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 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3) 穿支小动脉病变,有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等损害,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PCI少见的病变和发病机制是:动脉夹层、偏头痛、动脉瘤、锁骨下盗血、纤维肌发育不良、静脉性硬化、凝血异常。椎动脉入颅处的纤维束带、转颈或外伤,巨细胞动脉炎、遗传疾病、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病等。   5.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   与前循环缺血相似,主要是不可调节的因素和可调节的因素。不可调节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等、可调节的因素有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   6.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   以往认为转头/颈使骨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环缺血,由于前庭神经核对缺血敏感,故而产生头晕/眩晕。这是典型的以假设或经验代替证据的传统医学的模式,也是导致当前VBI诊断混乱的重要原因。而大量的临床研究则证明与老化有关的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PCI的主要危险因素,因为:(1)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2)病理研究证明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狭窄/闭塞并不严重。(3)在203例连续的椎动脉动态造影中,仅2例有因骨赘引起的动脉侧方移位。(4)对1018例有各种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转颈后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5%有颈外段椎动脉受压;其中136例有后循环症状者中也仅9%有受压;这136例中,28例转头时出现症状,受压也只4例;882例没有症状者与108例没有转头时出现症状的有后循环症状者间的受压比率无差异。   7.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脑干是重要的神经活动部位,脑神经、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和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在其间通过。当血供障碍而出现神经功能损害时,会出现各种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临床表现。因此PCI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刻板或固定的形式,临床识别较难。   PCI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嘶,Horner综合症等。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PCI的特征表现。   常见的PCI类型有TIA、小脑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纯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等)。   目前证据表明PCI的总体预后并不比前循环缺血者差,如NEMC-PCR中,407例患者中预后好者达79%。   8.常被误认为是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   脑干结构的致密和血管支配与神经结构的非一一对应特点,决定了绝大多数的PCI呈现为多种重叠的临床表现,极少只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如在NEMC-PCR中,仅不到1%的患者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单一的症状或体征,如头晕、眩晕、头昏、头痛、晕厥、跌倒发作和短暂意识丧失等,多由全身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前庭周围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所致,很少由PCI所致。   在NEMC-PCR中,没一例患者表现为不伴其他表现的单纯跌倒发作,因此单纯跌倒发作并不是PCI的常见表现   9.后循环缺血的评估和诊断   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是诊断的基础。特别仔细地了解病史,特别是症状的发生、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演变过程和可能的诱发因素;要注意了解各种可能的血管性危险因素;神经系统检查时,要特别重视对脑神经(视觉、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听觉、前庭功能)和共济失调的检查。对以头晕/眩晕为主诉者,一定要进行Dix-Hallpike检查。   对所有疑为PCI的患者应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主要时MRI检查。DWI-MRI对急性病变最有诊断价值。头颅CT检查易受骨伪影影响。诊断价值不大,只适用于排除血和不能进行MRI检查的患者。   应积极开展各种血管检查,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MRI血管造影(MRA)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均有助于发现和明确颅内外大血管病变。各种检查各有特点,不同检查间的相关研究还缺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在国内广泛使用,可发现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近段的狭窄或闭塞,但不能成为PCI的诊断依据。   心电图、心动超声和心律检测是发现心脏或主动脉栓塞来源的重要检查,特别是对于不明原因、非高血压性PCI者重要。   颈椎的有关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PCI的首选或重要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10:后循环缺血的急性治疗   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PCI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因此对PCI的急性治疗应基本等同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应积极开展卒中单元的组织化治疗模式。   对起病3小时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静脉rt-PA溶栓治疗。有条件者可行动脉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可适当放宽。   对所有不合适溶栓治疗且无禁忌征者,应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可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南。   11:后循环缺血的预防   对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控制应参考国内外相关的防止指南。   鉴于约40%的后循环缺血病因为栓塞,建议积极开展病因检查。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   单用或联合使用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应探索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等治疗方法的疗效   除非明确颈椎骨质增生与PCI的关系,否则不应该仅为治疗PCI而行颈椎手术。   12:后循环缺血的宣教   应积极开展PCI的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师的继续再教育,更新观念,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不再使用VBI概念。   应加强宣教,正确掌握PCI的早期表现,实现早发现、早诊断。   应加强宣教,正确认识PCI的危险因素,建立科学的预防观。   13: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   应积极推动我国在PCI领域的临川研究,积极推动建立国家性或地区性的登记系统的数据库。   应规范PCI的诊断标准和防止措施   应重视患者血管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注重血管病变的发现。   14:有关后循环缺血的几个重要认识   1:PCI包括TIA(即经典的VBI)和脑梗死。   2:PCI的主要原因与前循环缺血相同,颈椎病不是PCI的主要原因。   3:头晕/眩晕是PCI的常见表现,多伴有其他表现,单纯的头晕/眩晕极少是PCI的表现。   4:转颈或**变化后头晕/眩晕的主要病因不是PCI。   5:对PCI的诊断检查、治疗和预防应与前循环缺血一致。

恰******舞 我爱企鹅

很明显颈椎病,以颈椎康复治疗为主,其他暂不考虑。针刀治疗效果明显,。个人见解,不到之处,万望见谅!

午******灵 新手达人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上来看,老年女性,六十八岁,高血压史十五年,血压一直控制不好。头晕,2005年有过类似发作史。每次发作起病急,缓解快,事后不留神经系统症状。无心脏病及其它病史。这似乎更加倾向于TIA的诊断,虽然颈动脉超声示大动脉无狭窄,无斑块形成,不一定就说明患者没有脑供血不足的可能,右侧椎动脉压力指数升高说明什么问题?我院没有多普勒超声,所以我也不清楚是怎么做这一检查的。

任忠林楼主 普通内科医师

回复 48楼 slb654321 感谢您的提醒!我本来也是确诊不了,所以也不会说什么肯定的话。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丁新一直在用着。

s****1 持之以恒LV4

也可能与精神紧张有关系,中医有个温胆汤方证其实也会发生这种情况。不知道西医是不是可以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手抖动,中医认为肝风内动,确实容易中风。你也别说的太肯定,别真出事又**。

任忠林楼主 普通内科医师

回复 44楼 slb654321 病人眩晕发作时血压远低于最高水平。

任忠林楼主 普通内科医师

回复 43楼 新车手 有无复视、弱视、短暂失明等其他症状?如有高度支持),在TIA来说非常少见,需进一步检查,如椎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有无心室附壁血栓)、脑电图等。血脂?凝血系统?血小板?血糖?病人**改变与眩晕有无关系? 就您提的问题我之前还真没问过,正好昨天病人又来开药敏使朗(我让她稍有感觉即立刻服用),又追问了一下,病人说没有复视、弱视、短暂失明等症状,发作时也没有出现,只有老年人的远视。病人现在状态良好,近几天还没有发作,但说话间流露出心理惧怕发作,问我双手有点抖是不是发作前兆,我解释说没问题,做了一下心理疏导,病人欣然离开。 椎动脉造影、心动图、脑电图没做过,一直在权衡这些检查的必要性,不太支持与心室附壁血栓有关,也不支持阿斯氏,病人不是晕厥而是眩晕,有点天旋地转,意识清醒。之前查过血生化,好像没太大异常,血糖正常,病人**改变与眩晕发作没有直接关系,是无诱因的突然发作,包括白天和晚上。感谢您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