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53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右侧腹股沟直疝+右侧隐睾+睾丸囊肿+睾丸鞘膜积液。
【治疗方案】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腹股沟直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苏迪氏法修补术+右侧睾丸下降固定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腹股沟直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苏迪氏法修补术+右侧睾丸下降固定术
发现右侧隐睾50年,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6年
B超示:右侧腹股沟腹壁下可见疝囊样回声,疝内容物为肠管,疝口宽约0,57cm,疝囊大小3.3*1.1cm,疝内容物检查过程中可还纳。右侧腹股沟下方可见睾丸组织回声,大小4.0*1.4cm,内回声增粗,下级可见囊性回声,周围可见片状无回声。提示:右侧腹股沟疝,右侧隐睾、睾丸囊肿、睾丸鞘膜积液。
1.中老年男性,慢性病程;
2.患者儿时发现右侧睾丸位于右侧腹股沟区,6年前剧烈咳嗽时右侧腹股沟区出现一肿物,伴持续性**样疼痛,向右大腿内侧放射,用手还纳入腹腔后疼痛消失,后肿物每于咳嗽、用力排便、搬运重物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可还纳后消失;
3.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4.0cm*6.0cm肿物,内可及肠管及睾丸样组织,无压痛,未降入阴囊,用手可将肿物还纳腹腔,压迫内环,增加腹压,肿物再次出现,右侧阴囊内睾丸缺如;
4.腹股沟B超示:右侧腹股沟疝,右侧隐睾、睾丸囊肿、睾丸鞘膜积液。
1.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发生于脚癣或者下肢外伤患者,表现腹股沟区肿物,不能还纳入腹,抗菌药物治疗有效。本例患者儿时发现右侧睾丸位于右侧腹股沟区,6年前剧烈咳嗽时右侧腹股沟区出现一肿物,质软,增加腹压时出现,平卧或用手还纳入腹,B超明确诊断可以鉴别。
2.腹股沟斜疝: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肿物,降入阴囊,皮色正常,皮温不高,质软,无压痛,用手可将肿物还纳腹腔,压迫内环,嘱患者咳嗽,增加腹压,肿物不复出现,外环口扩大,咳嗽冲击感。本例患者儿时发现右侧睾丸位于右侧腹股沟区,6年前剧烈咳嗽时右侧腹股沟区出现一肿物,查体压迫内环,嘱患者咳嗽,增加腹压,肿物再次出现,外环口无扩大,咳嗽无冲击感可以鉴别。
1.本例患者中老年男性,慢性病程;患者儿时发现右侧睾丸位于右侧腹股沟区,6年前右侧腹股沟区出现一肿物,用手还纳入腹腔,后肿物反复出现;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4.0cm*6.0cm肿物,内可及肠管及睾丸样组织,右侧阴囊内睾丸缺如;腹股沟B超示:右侧腹股沟疝,右侧隐睾、睾丸囊肿、睾丸鞘膜积液,诊断明确。
2.隐睾,绝大多数位于腹股沟区,多为单侧,容易导致睾丸萎缩,恶变,且容易发生扭转,常常并发腹股沟疝。婴儿时有自行下降的可能,但5岁以后下降可能性较小,但目前普遍认为2岁时手术比较适宜。如果是由于内分泌不足导致的隐睾(多为双侧),可以应用绒毛膜**治疗。手术治疗为睾丸下降固定术,术中首先寻找睾丸,如果位于腹股沟区,游离相对容易,如果位于腹膜后或者腹腔内,游离较为困难。术中需要保证充分游离精索,避免存有张力,导致引降失败,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但同时需要注意保护睾丸动脉,避免损伤,以免术后睾丸萎缩。
3.腹股沟直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突出,不经过内环,不进入阴囊。治疗主要选择手术治疗,行疝囊高位结扎,疝修补。疝修补方法较多,包括传统的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法、Shouldice法,利用人工高分子修补材料进行缝合修补,以及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等方法。但不论哪种治疗方法,都有复发的可能性。苏迪氏法修补,适用于较大的成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优点是既加强了内环,又修补了腹股沟管薄弱的后壁,术后复发率低于其他传统修补方法。
4.根据本例总结如下:患者隐睾、睾丸囊肿、鞘膜积液,合并腹股沟直疝,由于右侧睾丸未出现恶变趋势,故首先予以保留。术中游离睾丸,一并切除多余鞘膜,即可消除鞘膜积液。睾丸囊肿,又称**囊肿,大部分患者没有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疼痛,可以不用特殊处理。如果疼痛严重,或者出现恶变趋势,可以手术切除。腹股沟直疝,应用苏迪氏法修补,术中需要仔细分离,避免损伤睾丸动脉及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以免造成术后复发,或者睾丸萎缩。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版权所有:珠海横琴杏林普康综合门诊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全部评论
学习了
非常好的病例,细细品读,一定会有收获
非常好的病例,学习了!
已学习
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