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0
1
收藏
分享

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残端外异位妊娠1例

发布人:

爱****籍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6-09 09:52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37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37岁,G4P1,
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2 年,要求生育二胎”就诊。

现病史

者平素月经规律,经期 7 d,周期28 d,经量中等,无痛经。性生活正常。 2007年足月剖宫产1子,现体健。2010年12月因 右侧输卵管妊娠于杭州市一医院行腹腔镜下右侧输 卵管切除术;2014年因左侧输卵管妊娠在浙江大学 附属妇产科医院行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切除术。 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在外院多次自然周期取 卵均无优质胚胎。2016年8月查抗苗勒氏管激素 (AMH)0.04 ng/ml。2016年12月我院促排卵治 疗后取卵,经体外培养获得第3天优质胚胎1枚。8 细胞2级胚胎含8%碎片(8-8%一2);2017年2月17 日行激素替代治疗(HRT)周期后冻融胚胎移植 (FET)1枚胚胎,移植后常规黄体支持,移植后12 d 查血G—HCG 111.7 U/I。,之后多次复查血HCG上 升缓慢;移植术后一直无下腹部疼痛,无**出血。 2017年3月16日查血13-HCG 2 575.1 U/I。;3月18日经**B超提示:前位子宫,大小正常,肌层回 声均匀,双层内膜厚约1.1 cm,宫内未见明显异常 回声;双侧卵巢可及;子宫右侧角部可见环状混合回 声,大小约1.3 ClTIx 1.0 cm×1.2 cm,内见暗区,暗 区内见卵黄囊样回声;盆腔内未见明显游离积液(见 图1)。考虑右侧输卵管残端间质部妊娠。3月19 日以“疑似宫外孕”收住院。外阴已婚型, **通畅,宫颈光滑,无摇举痛;宫体:前位,大小正 常,质软,活动,无压痛,右附件区轻压痛,未触及包 块,左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查体

入院后完善术前 相关检查,体温(T)37.4。C,心律(P)81次/min,呼 吸(R)18次/min,血压(BP)109/63 mmHg。患者 一般状态良好,神志清楚,自主**,查体:心肺无异 常,腹部平软,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阴性,腹部无移 动性浊音。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疑似宫外孕;(2)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

诊治经过

积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于3月20日急 诊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表 面光滑;双侧输卵管间质部以远缺如,双侧卵巢体积 明显小,表面皱缩,右侧宫角外原输卵管残端外可见 一直径约1.5 cm血性包块,表面布满增生的毛细血 管(图2和图3箭头所指);道格拉斯窝存在,盆腔内 未见游离液体,盆腹腔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行盆 腔妊娠物切除术:双极电凝钳分别钳夹、电凝、切断 妊娠物的基底部及周围的毛细血管样组织,完整切除妊娠物,袋装后完整取出,取出的组织送常规病 理。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输液等对 症支持治疗。术后诊断:(1)异位妊娠(右侧输卵管 残端外妊娠);(2)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术后第2 天复查血G—HCG 777.4 U/L。术后病理提示:“盆 腔妊娠物”可见绒毛组织,符合妊娠物(图4)。术后 第3天患者体温正常,切口愈合好,出院。

【其他】


【讨论】ART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IVF—ET是 ART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双侧输卵管不通或 切除是IVF—ET最常见的一种适应症。在治疗不孕 症的同时,ART也增加了EP的发生风险。输卵管 炎症、阻塞或积水以及宫外孕术后等行IVF—ET助 孕,EP发生率明显上升。诸多研究对自然妊娠和 ART妊娠的临床结局分析发现,ART过程中EP 的发生率比自然妊娠增加了2~5倍,ART助 孕周期中EP的发生率可高达2%~8%,且EP 的类型呈现复杂化的趋势,有一些EP发生在自然 妊娠中少见甚至一般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位置。行腹 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后的患者,其输卵管残端妊娠 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国内诸多文献报道过类似病 例的发生。甚至万琪等曾报道过1例患者6次 EP。本病例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右侧输卵管残 端外妊娠。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类似报道较少,国 内孙燕茹等凹1曾报道腹腔镜治疗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后腹膜后妊娠1例。1.病因及发病机制:IVF助孕技术中EP发生率 较自然妊娠发生率高。有EP史的患者,IVF-ET后再次发生EP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输卵管 切除术后,输卵管间质部未遭到破坏,或管腔未闭。 行腹腔镜操作时,一般使用双极电凝后切除患侧 输卵管,其原理是双极高频电流可引起局部组织 内碳化,实际操作中当输卵管周围组织被碳化到 一定程度时,电凝过程就全部结束,容易导致输卵 管未达到全部碳化,容易形成输卵管残端瘘;妊 娠过程中卵母细胞则可能通过受精并着床于 残留输卵管残端;或IVF—ET后胚胎通过输卵管残 端瘘种植在输卵管残端外或盆腔。有研究证实, 胚胎移植操作过程中移植管内的液体量、移植管 植入宫腔的深度、胚胎注入时的力度和速度等都 可能影响胚胎的移动。如移植管内液体量过多 (>30肚1)、移植管进入宫腔的深度过深,或因移植 困难进行反复操作等,都可能引起子宫内膜受损 以及子宫收缩,可能导致移植的胚胎被挤人输卵 管,导致EP的发生。另外,体内高雌、孕激素 水平,促排卵时大量使用外源性**等都 可能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继而影响胚胎的正 常运行,导致EP发生。2.诊断及治疗:虽然有既往双侧输卵管切除的 病史,胚胎移植后血B—HCG升高缓慢并不是EP的 特异性指标,腹痛和**出血也不具有特异性,因此 该病例EP的诊断最总是通过**B超检查。血 J3一HCG升高,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样回声,宫 外尤其卵巢外见不均质回声团或混合性回声团,当 彩超提示该回声团血流丰富时则高度怀疑EP的可 能。临床上行IVF助孕治疗时,为保证移植的成功 率,有时会选择移植2个胚胎,对于部分患者由于客 观因素可能会选择移植3个胚胎。因此,生殖医学 科的B超医生在临床上作中应具有风险意识,尤其 在对移植多个胚胎的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在确认 宫内孕囊存在后,应进一步探查双侧附件区,以便及 时发现宫内外复合妊娠及多部位的复杂EP的可能。3.预防: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患者若有生育 要求,均会选择IVF—ET助孕。为避免输卵管切除 术后输卵管残端EP的发生,医生在对患者行输卵 管切除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尽量靠近输卵管凝切,以 保留尽量多的卵巢血供,即尽量减少对卵巢功能的 影响;保留输卵管的残端要短,以免发生输卵管残端 妊娠;输卵管切除时残留输卵管越长,发生再次EP 可能性越大。万琪等口3报道的病例中,左侧输卵管妊娠1次,其余5次均为右侧输卵管妊娠,其中5次 右侧输卵管妊娠,除1次保守治疗外,其余4次均行 病灶切除术,仅最后1次手术时同时行双侧输卵管 近端结扎术。输卵管切除后对输卵管残端(间质部) 进行缝合或单极电凝钩或双极电凝钳额外电凝,进 一步破坏残留的间质部,使残留的间质部管腔闭合, 同时用2-0可吸收线“8”字缝合输卵管残端,防止 输卵管残端瘘的发生。殷宝莉等研究发现,冻 融胚胎单囊胚移植可以有效降低EP的发生,尤其 是对于反复种植失败和有EP病史的患者。这可 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选择冷冻周期可以有效避 免新鲜周期中明显高于生理水平的雌激素、孕激 素环境;(2)囊胚移植更接近于生理状态;(3)囊胚 的体积较大,相对卵裂期胚胎而言囊胚更难向输 卵管逆行,因此可以有效降低EP的发生风险,改 善临床妊娠结局。陈欢欢等L1列研究证实,间苯三 酚应用于ART辅助治疗时,可以有效减少对子宫 内膜的**,抑制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减少子 宫内膜负向蠕动波。因此,建议胚胎移植选择有 经验的移植医生(移植医生相对固定),在进行胚 胎移植操作前注射宫缩抑制剂(问苯三酚、阿托 西班等),胚胎移植时移植管外壳探官腔时装上 内芯(即移植管),且内芯超出外壳2~3 mm,患 者适当充盈膀胱,在腹部超声引导下进行,可明 显改善前位子宫的曲度,减轻移植的困难程度, 避免了反复操作对子宫的**继而导致宫缩,造 成子宫内膜的损伤、出血,当外壳通过宫颈内口 后即停止、固定外壳,用内芯继续进入宫腔1 cm 左右,腹部超声下看内芯进入是否顺利,若内芯 进入顺利,则撤出内芯,由实验室人员装好事先 准备好的胚胎,将胚胎移植管缓慢送至距离宫腔 底部1.5 cm左右处或宫腔内膜最厚处,固定内 芯,轻轻撤出外壳,缓慢推出胚胎,静静停留数 秒,内芯和外壳一起轻轻退出,实验室认真检查 移植管,以判断胚胎是否被带出,术后患者静卧 1~2 h,常规黄体支持。 综上,对IVF—ET术后妊娠的患者,若血BHCG早期上升缓慢,建议B超检查应相对提前, 以明确宫内妊娠孕囊数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情 况,并要认真排查双侧附件区有无异常情况,尤其 对移植多个胚胎、既往有EP史、盆腔手术史、宫内 未见明显孕囊或宫内孕囊数少于移植胚胎数的患 者。对于超声提示EP可能、血HCG较高、附件区包块较大者建议尽早进行腹腔镜探查以明确诊 断、去除病灶。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