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0
0
收藏
分享

复杂骨盆骨折重建术麻醉1例

q****6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5-04 14:37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49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女,49岁。
因车祸致右髋臼粉碎性骨折,右髂骨、耻骨下支多处骨折,右肋骨_处骨折伴液气胸。

现病史

于1个月前急诊行右胸腔闭式引流,右髋臼后柱、后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因第1次手术没有达到满意复位,现一般情况可,拟在全麻下行右髂内动脉结扎;右髋臼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后联合入路复杂陈旧性右髋臼骨折松解修复重建;右股骨大粗隆后半截骨;同种异体骨植骨、骨盆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髋臼髂股、坐股軔带修复重建术。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心律(HR)和血氧饱和度,开放两条上肢静脉通路。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行机控呼吸,静脉输注平衡液、万汶液扩容。桡动脉置管测有创血压(IBP),右颈内静脉置入肺动脉导管鞘管(8F),连接输血加温器。监测鼻咽温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中心静脉压(CVP),上半身覆盖变温毯。手术开始后,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使IBP维持在105/60mmHg,平均动脉压(MAP)约60mmHg。血液回收机行自体血回收,术中静吸复合全麻维持。手术开始2h后,IBP降至80/50mmHg,立即快速输液、输注红细胞悬液,微泵静脉滴注多巴胺,使MAP维持在60mmHg。手术开始3h后,由于大量出血、渗血,IBP由100/45mmHg突降至12/6mmHg,MAP由61mmHg突降至8mmHg,HR76/min。手术暂停,纱布垫填塞压迫止血。两条静脉通路同时加压快速推注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一条静脉通路(另一条是颈内静脉)快速交替输注平衡液和万汶液。微泵静脉滴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4min后IBP升至105/50mmHg、MAP升至61mmHg,HR92/min。根据CVP、出血量、尿量持续加压输血、输液,保持MAP不低于60mmHg。输血加温器和变温毯保暖,鼻咽温度约36.0°C。静脉滴注甲泼尼龙、血凝酶和**。进行动态血气分析,纠正酸碱紊乱,补充钾、镁及钙离子。维持适度麻醉深度,手术继续进行。术中失血量约14000ml,尿量3500ml;输注自体血4000ml,异体红细胞悬液5200ml,血浆2400ml,血小板20U,平衡液4500ml,万汶液3500ml。手术约9h后顺利结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送重症监护病房,术后恢复良好。

【其他】


【讨论】本例为高能量损伤复杂髋臼骨折术患者,骨盆骨折类型罕见,选择重建手术,恢复髋关节解剖结构。该手术复杂、创伤大,术中出血、渗血多,麻醉管理较为困难。我们体会,围术期麻醉管理应注意:(1)术前制定详细麻醉方案,充分备血,术中行自体血液回收。除常规监测外,还应监测CVPJBP及体温等。(2)建立多条大静脉通道输液,选择颈内静脉置入肺动脉导管鞘管(8F)。麻醉中常常突发大量失血或创面大量渗血致失血性休克,早期扩容、快速输入、容量补足是急救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快速扩容通道极为重要,配合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保证循环功能稳定是麻醉的关键。(3)在第1个50%循环血容量丢失中,最重要的是维持循环血容量。在替换第2个50%循环血容量过程中,常发生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需输入新鲜冷冻血浆。如全部循环血容量被置换,可能发生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症,应输入血小板。(4)术中大量出血时,采取以输液输血为主的容量治疗可有效恢复血容量,必要时应采用升压药,以有效纠正休克状态。而后再输血和综合治疗,可保证患者术中安全。在氧供充分情况下,短时间内严重低血红蛋白不一定会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5)在休克早期应预防心力衰竭,适当应用多巴胺栗注进行利尿处理。(6)术中控制性降压,使用凝血药减少出血、渗血。进行动态血气分析,及时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7)监测体温,使用变温毯和输血加温器,采用温盐水冲洗等保暖措施。(8)积极实施术后镇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