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0
0
收藏
分享

胸椎管内痛风石致脊髓压迫症一例

j***d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7-06-09 17:06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27岁,右利手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男,27岁,右利手
以"双下肢无力1周"由外院转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现病史

入院前1周,患者双下肢力量呈进行性下降,活动受限,至入院时已不能行走,无小便失禁或潴留,乘平车入病房。

既往史

既往痛风病史4年,否认外伤和肿瘤病史。

查体

体型肥胖,体质量约110 kg,体质指数(BMI)32.14,神清,脊柱无侧弯畸形,双足背部可触及多个皮下结节,局部皮肤略红,触之质硬,无明显压痛,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Ⅲ–级,脐以下水平浅感觉减退,双侧巴氏征(+)。

辅助检查

双足CT示:双足第1~5跖骨近端部位皮下软组织内数个类圆形结节影,考虑痛风结节;胸椎CT示:T9~10椎间盘水平椎管内外占位,并沿两侧椎间孔向外延伸,以左侧为著(图1A);胸椎MRI示:T9~10椎间盘水平椎管内髓外椭圆形等T1等T2信号占位病变,呈不均匀强化,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相应阶段脊髓受压变形,占位性质待定(图1B,图1C);SPECT示:T9/10水平可见示踪剂异常浓集区,全身骨骼其余部位未见明显示踪剂异常浓集区或缺损区(图1D)。血尿酸754 μmol/L (正常值140~414 μmol/L),白细胞计数10.4×109/L [正常值(4.0~10.0)×109/L],红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血尿素氮、血肌酐、HLA–B27、类风湿因子、尿蛋白、结核菌素试验及肿瘤标志物均为未见异常。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于全麻下行经后路胸椎管探查并减压手术。 手术切除T9全部椎板及T10上1/3椎板,于显微镜下探查可见:该占位位于硬膜外,沿双侧T9和(或)10椎间孔向外延伸累及椎管内外,体积约3 cm×2 cm×2 cm,呈白色,颗粒状,边缘光滑(图2A,图2B),分块切除后,可见局部硬膜囊膨起良好,对胸髓压迫解除。术后病理学诊断:颗粒状沉积物团块,其间及周围可见大量异物巨细胞,符合痛风石(图2C,图2D)。术后予以康复指导,定制护具,2周后双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复查血尿酸740 μmol/L,4周后下床活动,好转出院,并建议予代谢病专科继续治疗。随访24个月,双下肢功能恢复良好,未见复发。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