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女性,40岁,公司职员。
【主诉】
患者,女性,40岁,公司职员。
因“左下肢肿痛1年,加重伴双肘、腕肿痛1个月”,于2007年10月25日收入北京医院免疫内科。
【现病史】 患者于2006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肌肉痉挛,多于夜间发作,疼醒后自行牵拉肌肉可以缓解疼痛,2~3天发作1次,此后左小腿逐渐肿胀发硬,疼痛加重,行走受限。无发热,皮疹。2007年4月外院化验发现贫血,血沉快,肌电图:考虑肌源性损害,在外院行左腿腓肠肌活检,报告“神经源性骨骼肌损害”。因诊断不清未进行治疗,患者尚能勉强上班。2007年10月患者逐渐出现双腕、双肘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右颈部背部软组织肿胀,左小腿疼痛加剧,夜间显著,疼痛难忍时需服止痛药。因病情加重为进一步诊治入院。发病以来,饮食尚可,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燥7~10天1次,发病以来体重下降15kg。
【既往史】 无特殊。
【查体】 T36.5℃,心肺腹部(−)。左下肢膝关节以下明显肿胀变粗(见文末彩图45-1),膝下18cm处左小腿周长为42.5cm,右小腿为34cm,相差8.5cm,张力高,皮温略高,可见轻度静脉曲张,局部压痛明显。关节无肿大畸形,双侧腕关节周围及右颈部软组织肿胀,质软,无压痛。神经系统查体:脑神经正常,左足背屈明显力弱并活动受限,其余肢体肌力5级,双上肢腱反射对称,左侧膝腱反射稍高于右侧,左侧跟腱反射低于右侧,病理反射未引出。无感觉障碍,共济运动正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Hb96g/L,其余指标正常。ESR63mm/h,ANCA(−),ENA(−)。左下肢X线片:左胫腓骨中段后缘皮质欠光整。左下肢MRI:左小腿弥漫性肌肉异常信号。B超:左小腿肌肉内病变,相邻骨皮质破损。肌电图:肌源性损害。肌活检(左腓肠肌):神经源性骨骼肌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