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0
0
收藏
分享

外周T细胞淋巴瘤继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r****n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5-10-19 09:24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33岁

【病案介绍】

主诉

男性,33岁
因淋巴结肿大2年,加重4个月,于2013年6月首次就诊。

现病史

患者2011年出现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盗汗,4个月前(2013年2月)病情进展,可触及左颈部、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行切片检查,考虑“淋巴瘤”入院。

查体

颌下、颈部、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度差,无痛,脾脏触诊Ⅰ线250px、Ⅱ线500px、Ⅲ线+50px。

辅助检查

我院对当地切片检查组织(左腹股沟处125px淋巴结)进行会诊,病理示:淋巴结结构破坏,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成片,多为中小细胞,核轻度不规则,残留少量淋巴滤泡;免疫组织化学:异常细胞为T细胞,CD2+、CD3+、CD5+、CD20-、bcl-2+、CD4+、CD8-、CD56-、CD30-、CD21残留淋巴滤泡树突细胞(FDC)网阳性,Ki-67阳性率40%,考虑(腹股沟)淋巴结PTCL-N0S。同时安排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及PET-CT检查。骨髓组织检查:涂片异常淋巴细胞0.035,活组织检查及流式细胞术检查无特殊;IgH重排阳性;染色体核型46,XY[20];PET-CT结果示:颈部、腋窝、腹腔内、腹膜后、腹股沟区多发高代谢淋巴结,脾大伴代谢增高,骨盆诸骨、双侧肱骨及股骨髓腔放射性增高。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患者先后接受4个疗程EPOCH+L-ASP(依托泊苷、**、长春新碱、环磷酰胺、脂质体多柔比星、门冬酰胺酶)化疗,2013年10月22日PET-CT及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评价达完全缓解(CR)后采用MA方案(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动员并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因采集物流式细胞术及涂片均示髓系原始细胞异常高值(流式细胞术:异常细胞群占有核细胞22.7%,表达CD34、CD38、CD33、CD13、CD123,部分表达CD56,弱表达CD117,不表达MPO、cCD79a、cCD3、CD15、cd111b、CD64、CD10、CD20、CD14),行骨髓流式细胞术检查示髓系原始细胞4.9%,早幼粒细胞占有核细胞28.5%(表型仍无特殊),荧光原位杂交(FISH)(FGFR1/D8Z2)及融合基因FLT3-ITD、AML1-ETO、CBF-βMYH11、c-kitD816突变均阴性。干细胞动员过程中逐渐出现右下颌下淋巴结大,暂加抗感染观察,2周后入院,B型超声示脾脏及右下领下淋巴结较前进一步增大,骨髓穿刺涂片、流式细胞术活组织检查无特殊(CD34_细胞比例1.76%),行右下颌下淋巴结病理活组织检查:异型淋巴结片状增生,胞体大,椭圆形或稍不规则,核仁明显,散在部分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异常大细胞CD20+、PAX5+、CD10-、bcl-6+、MUM1+、cyclinD1-、CD21少量FDC网阳性;CD2、CD3、CD5、CD7为胞体小的T细胞阳性,CD4较多阳性,CD8少量阳性,CD56-、TdT-、GrB-、Ki-67+40%~50%、EBER-;PCR基因排:IgH+、IgK+、TCRB-、TCRG-,考虑DLBCL。予利妥昔单抗375mg/m2输注后淋巴结消失,复查脾脏再度回缩至正常,其后给予2个疗程RDHAP方案(利妥昔单抗、顺销、阿糖胞苷、**)化疗,因患者拒绝强化治疗,续以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1个疗程出院,目前随访中。

诊断结果

考虑淋巴瘤浸润后,确诊PTCL-N0S。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