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资料】
患者,女,53岁,汉族。
【 主诉】
患者自觉左侧腮腺区反复肿胀十余年,近4个月肿胀不消退并有明显增长,就诊前患者并无疼痛、牙关紧闭或神经麻痹等向相关症状。
【 查体】
临床检查示左侧腮腺区可触及两个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的肿物,一个位于左下颌角前方,另一个位于耳垂前方。未触及颌面部肿大淋巴结,未见面神经受累症状。
【 辅助检查】
增强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显示左侧腮腺浅叶两个椭圆形低密度影,较大约1.8cm×1.2cm,较小约1.3cm×1.0cm,密度均匀,位于下方肿瘤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晰(图1)。超声检查亦显示多个实质性病变影像,临床初诊为多灶性多形性腺瘤。患者曾接受保留面神经的左腮腺肿瘤伴腺体切除术。术中可见两个明显分隔的肿瘤位于左腮腺浅叶,分别位于面神经主干上下方。
【 治疗经过】
面神经下颌缘支与位于下方的肿瘤有黏连,并部分穿出肿瘤(图2)。连同两个孤立肿瘤的腺体组织被完整切除(图3),术中送快速冰冻活检,病理学检查提示上方的肿瘤病理为多形性腺瘤,下方的肿瘤病理为淋巴上皮癌。肿瘤扩大切除后边界送冰冻提示未见明显肿瘤细胞。7d后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也证实同样的病理结果。单侧同发多形性腺瘤和淋巴上皮癌(图4)位于上方的肿瘤病理学显示透明背景下的管状上皮细胞;而位于下方的肿瘤显示出LEC的病理学特征:(1)不规则紧密排列的低分化上皮细胞,具有不同程度核异型性、细胞核增大、以及核仁明显;(2)分散于良性纤维化淋巴细胞基质的上皮细胞。因此,依据临床解剖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该患者在左侧腮腺区同发良恶性肿瘤:多形性腺瘤与淋巴上皮癌。术后血清学检查显示EB病毒阴性,提示该患者淋巴上皮癌病变并未与EB病毒相关。术后放疗剂量50Gy。随访1~2年后,肿瘤愈合良好,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复发或转移(图5)。
全部评论
厉害,不过这种病人经济条件要很好才行啊,不差钱。
值得借鉴,遇到这种压疮就头疼。
压疮治疗需要耐心,只要护理得当,换药及时,基本上都是可以治愈的。
请问治愈时间多长?9我也治疗过一例,用的是海藻类敷料治疗!所谓的改良vsd是在vsd上如何改良的?
谢谢楼主提供病例,这真是繁琐工程,值得学习借鉴,不过VSD都是自制的,对病人来说经济实惠,对大夫来说出力不一定落好,总得来说,成功治愈是大夫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