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其他
1
0
收藏
分享

发热、腹痛、意识障碍

发布人:

k****4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4-04-29 09:00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38岁,农民。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男,38岁,农民。
因“发热1个月,腹痛8天,意识障碍2天”入院。

现病史

患者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畏寒、寒颤,经“抗炎”治疗3天后体温降至37.5℃,但全身酸痛加重,左下胸及后腰部为著,外院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小斑片影,诊为“左下肺炎”,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症状无好转。8天前出现全腹持续性胀痛,左上腹明显,严重时需注射强痛定或**才能缓解,腹部CT见脾及双肾边缘低密度影,不除外脾肾毛细血管梗塞。2天前再度出现高热,体温达40℃,伴头痛,不剧烈,有意识障碍。患者起病以来消瘦、乏力、纳差明显,常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尿量正常。

查体

T:38℃,P:106次/分,R:20次/分,BP:160/95mmHg
入院查体呈嗜睡状态,言语不清,查体欠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淤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左下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音;心界不大,律齐,心尖部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不传导。腹平,腹肌较紧张,全腹按压有痛苦反应,反跳痛可疑,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弱。直肠指诊(-)。双侧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双下肢无水肿。双膝反射对称,巴氏征阴性。
血常规WBC14.3×109/L,中性粒细胞(N)80.2%,RBC4.48×1012/L,血红蛋白(HB)134g/L,血小板(PLT)64×109/L。尿常规:蛋白(Pro)1g/L,RBC大量/μl,白细胞(LEU)70/μl。血气分析(未吸氧):pH7.50,氧分压(PO2)59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30mmHg,血氧饱和度(SaO2)93%,碳酸氢根浓度(HCO3-)23.4mmol/L。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8U/L,肌酐(Cr)2.0mg/dl,血尿素氮(BUN)16mg/d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17.4s(正常值10.8~13.3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7.1s(20.9~34.6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0.88~1.12),纤维蛋白原(FbgC)160.9mg/dl(188~436mg/dl),凝血酶时间(TT)26.6s(14~21s)。X线胸片:左侧胸腔积液,心影增大。腹部B超:胆汁淤积。

【其他】


【分析】 患者为青年男性,急性病程,病变累及脑、肺、肾等重要器官,腹部CT提示脾、肾毛细血管有梗塞,结合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考虑为多脏器的栓塞。目前急需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患者腹痛、停止排气排便1天,是否有肠系膜动静脉等大血管的栓塞?(2)患者有低氧血症,胸部CT异常是否合并肺栓塞?(3)患者高热、血象升高,是否存在严重感染?尤其是革兰阴性菌感染易并发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4)患者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问题如何解释?这些问题摆在临床医师面前,患者的病情随时可能进一步恶化,及时明确诊断极其重要。结合患者有发热、神经精神系统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四联征”,要考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及暴发型抗磷脂综合征。TTP较少见,发病高峰年龄30~40岁,病因复杂,多继发于感染、肿瘤、狼疮、妊娠、药物反应、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等情况下。TTP的五联征包括发热,微血管病性溶血,神经精神系统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血小板减少。目前患者仅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依据,故不能除外TTP。该病未经治疗的死亡率高达90%,早期血浆置换治疗的生存率达80%,如果确诊,应尽早进行血浆置换。那么患者是否存在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呢?比较快速的方法是先查血涂片,如果能见到大量红细胞碎片,则有利于TTP的诊断。复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RET)2.4%(正常值0.5%~2.0%),WBC16.98×109/L,N84.3%,PLT70×109/L。多次血涂片RBC形态正常,各系比例正常,未见异常细胞。肝肾功能:ALT71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8U/L,总胆红素(TBil)0.81mg/dl,乳酸脱氢酶(LDH)1049U/L(97~270U/L),Cr1.9mg/dl,余正常。患者血色素不低,网织红细胞比例基本正常,多次血涂片RBC形态正常,胆红素不高,没有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的依据。而TTP五联征中最重要的就是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如血涂片未找到破碎RBC,则不支持TTP的诊断。另外要想到的疾病是暴发型抗磷脂综合征(CAPS),患者男性,起病急骤,表现为可疑动静脉血栓、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并发热,各种临床表现符合CAPS,应立即查自身抗体,包括抗磷脂抗体(ACL)、狼疮抗凝物(LA)。CAPS可致急速广泛多脏器动静脉血栓等致死性改变,此时,抗感染、抗凝治疗刻不容缓。给予病人左氧氟沙星(利复星)0.2gQ12h及甲硝唑0.5gQ12h抗感染治疗,病人体温38℃,血淀粉酶、脂肪酶正常。做DIC全套检验: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阳性,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40μg/ml,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90min,PT18s,APTT36.5s,FbgC202mg/dl,D-二聚体(D-Dimer)3.15mg/L(正常值《0.2mg/L)。血气分析(吸氧3L/min):pH7.45,PCO235.2mmHg,PO285.4mmHg,SaO297.2%,HCO3-23.8mmol/L。血管彩超显示:(1)腹部胀气明显,肠系膜动静脉无法观察;(2)脾上极血流信号减少,脾梗塞可能性大;(3)右肾动静脉无异常;(4)肝动脉、左肾动脉显示欠满意。通气/血流(V/Q)显像正常。入院第2天予病人肝素钠80U/kg静脉推注后,18U/kg/h持续泵入,第3天改为那屈肝素(速碧林)0.4ml皮下注射Q12h,同时补液,间断输入血浆。患者存在出凝血系统的异常,表现为多发性微小血管栓塞,早期出现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吸氧后PO285.4mmHg,V/Q显像通气与血流匹配,不支持肺栓塞;腹部表现不能除外肠系膜血栓引起的腹痛。至此,脾梗塞及肾毛细血管梗塞基本成立,因无大血管栓塞征象,暂无手术指征。由于患者随时可能会出现新的重要器官梗塞,在加强抗凝治疗的同时,应进一步明确病因诊断。全身多脏器栓塞病因繁多复杂,可见于如下疾病:(1)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热,多发栓塞,心尖部杂音,首先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多次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UCG)对诊断很有价值。败血症、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及立克次体感染)也可造成多脏器栓塞。(2)肿瘤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一般状况极差,呈消耗性体质,应高度怀疑恶性肿瘤Trousseau综合征,不论血液系统肿瘤还是实体瘤均可致血栓栓塞,甚至致命性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3)风湿免疫病患者有多系统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或)抗磷脂综合征可表现为多发血栓、血小板减低、发热、肾功能损害及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筛查相关抗体有助于诊断。(4)血液系统疾病除TTP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红先天性易栓症)等可引起多脏器栓塞,其他如糖尿病、药物等原因根据患者病史暂不考虑。患者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免疫方面:抗核抗体(ANA)S1:160(+),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LA、AC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均阴性。C反应蛋白8.96mg/dl。总补体活性(CH50)68.7U/ml,补体C3、C4正常。血沉、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正常。复查DIC全套:3P(-),D-Dimer5.57mg/L,FDP《40μg/ml,FbgC228mg/dl。易栓全套:蛋白C活性62%(正常值66%~145%),蛋白S活性294%(55%~145%),抗凝血酶Ⅲ活性76%(80%~120%)。糖水试验、酸化血清溶血(Ham’s)试验和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均(-)。同型半胱氨酸18.7μmol/L(正常值5~15μmol/L)。骨髓像符合骨髓增殖性疾病。从相关抗体筛选看,LA、ACL均阴性,诊断抗磷脂综合征证据不足,ANA低滴度阳性可存在于感染、肿瘤等其他疾病及正常人,从患者年龄、性别、及其他抗体包括ANCA等均阴性上看,免疫病诊断亦无依据。患者易栓全套检查显示,蛋白C活性减低,抗凝血酶Ⅲ活性下降;结合患者既往体健,青年时期起病,不除外先天性易栓倾向。血栓形成、血小板消耗可继发骨髓反应性增生,炎症、肿瘤等也可引起骨髓反应性增生。感染方面:抗HIV、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均(-),乙肝五项:核心抗体HBcAb(+)。4次血培养需氧及厌氧菌均(-)。糖蛋白CA系列、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均(-)。肺癌筛查:TPA22.54ng/ml(正常值《0.1ng/ml),NSE13.6ng/ml(《13ng/ml),cyfra21116.1ng/ml(《3.5ng/ml)均增高。甲状腺及前列腺B超(-)。CT:双肾、脾内多发楔形低密度影,梗塞不除外,脾大;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左下肺实变影。UCG:主动脉根部轻度增宽;左室增大,二尖瓣前叶左房面见一大小为1.7cm×3.4cm赘生物;中度二尖瓣返流;轻度肺动脉高压;少量心包积液。患者病情出现新的变化,有持续性头晕伴视物旋转,一过性双侧听力下降,四肢麻木,乏力。查体:反应迟钝,言语欠清,右侧闭目力弱,上视时右侧额纹和右侧鼻唇沟变浅,颏胸距3指,右侧腱反射》左侧,右侧chaddack征(+)。复查头颅CT可疑左侧颞枕叶、右侧枕叶片状低密度影,脑干显示欠清。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前叶如此大的赘生物合并瓣膜中度关闭不全,结合患者发热,多发栓塞,又出现新的可疑脑梗塞症状,查体有心脏杂音,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跃然纸上。但是存在以下疑点:(1)按照Duke诊断标准,患者仅具备一条主要标准(UCG发现赘生物),2条次要标准(发热、动脉栓塞),尚不满足诊断条件,更何况既往有无基础心脏病无法明确,多次血培养阴性。(2)病原菌是什么?通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血培养阳性率》90%,但患者血培养阴性,可能和已用抗生素有关,也可能为真菌或者其他少见病原菌感染。(3)患者无明确心瓣膜病史,巨大赘生物如果是真菌等机会菌感染,是否存在获得性免疫缺陷?HIV初筛结果阴性是否可靠?(4)胸部CT示左下肺叶小斑片影,肺癌筛查指标均升高,是否存在肺部原发肿瘤?(5)左房黏液瘤也可有多脏器栓塞表现,需鉴别。但黏液瘤多在心房内,二尖瓣心房面还是以感染性赘生物为多。看来,目前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尚存在疑问,尤其是肿瘤不能除外。另外,对于二尖瓣超过1cm的巨大赘生物,抗生素疗效有限,赘生物有继续脱落的可能,且常见细菌引起的心内膜赘生物通常不大,该患者极有可能是非常见菌感染,抗生素的选择有困难,应尽早联系外科行换瓣手术。给予患者抗生素及抗凝治疗,动员家属进行二尖瓣置换术,其家属因家庭经济困难拒绝手术治疗。骨髓活检病理:少许骨髓组织可见转移癌,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比例大致正常,粒红比例大致正常,巨核细胞易见。特染:网织纤维(++),免疫组化AE1/AE3(+)。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病人骨髓活检的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前面我们分析该患者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许多不典型的地方,需进一步追查,而骨髓活检结果证实最终诊断为转移癌。恶性肿瘤常可引起血栓栓塞,即Trousseau综合征,不论血液系统肿瘤还是实体瘤,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涉及不同程度的凝血和纤溶机制的异常,其可能原因是肿瘤导致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异常蛋白血症、促凝物质释放和抗凝血酶Ⅲ、蛋白C水平下降。治疗方面应以抗凝为主。肿瘤可以解释多发脏器梗塞,瓣膜赘生物可能是高凝引起的栓子或合并感染。由于家属放弃治疗,无从作出最终的判断,给我们留下遗憾。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杨代祥 呼吸内科医师

少见的复杂病例,且是多脏器、多系统病变,年轻体壮、临床中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