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1
0
收藏
分享

肝癌术后预防复发和再治疗(一例)

发布人:

d****t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3-10-28 21:00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52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邹XX,男,52岁。因阵发性右上腹痛痛2月余入院。

辅助检查

血液学检查:WBC8.6×109/L,Hb169g/L,PLT90×109/L;ALT30.1U/L,AST75.9U/L,白蛋白32.1U/L;TBil19.5μmol/L,DBil8.9μmol/L,IBil10.6μmol/L;BUN7.0mmol/L,血清肌酐110μmol/L,血尿酸545.6mmol/L;AFP351.0ng/mL,CEA2.79ng/mL,CA19-935.4U/mL;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DNA2.88×104copies/mL。影像学检查:上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肝S5/6交界处约6cm占位,考虑肝癌可能性大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完善术前检查,于2012年1月24日在本院行“肝右叶肝癌切除术”。术中切除肝肿瘤6cm×5cm。术后病理报告中分化肝细胞肝癌,未累及肝包膜,脉管内见癌栓,癌旁肝组织呈肝硬化改变。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预防性治疗和预后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个月复查AFP113.3ng/mL,于2012年3月9日再次入院行局麻下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肝动脉造影未见肝内肿瘤血管影,术中注入碘油5mL+表阿霉素50mg+丝裂霉素6mg+洛铂50mg。2012年4月11日增强CT报告:肝癌切除术与TACE术后改变,肝内未见新发病灶,肝硬化,脾大;实验室复查AFP87.4ng/mL。患者于2012年5月10日再次入院,MRI检查报告:肝癌术后改变,肝硬化,脾大;实验室检查:WBC7.3×109/L,Hb136g/L,PLT83×109/L;ALT34.1U/L,AST53.3U/L,白蛋白35.2U/L;TBil22.5μmol/L,DBil8.2μmol/L,IBil14.3μmol/L;BUN6.0mmol/L,血清肌酐113μmol/L,血尿酸554.2mmol/L;AFP121.2ng/mL,CEA2.37ng/mL,CA19-932.1U/mL;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DNA1.38×103copies/mL。

【其他】


【病史】 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右上腹隐痛,阵发性,伴腰背部牵涉痛,疼痛与进食无关,无发热、恶心呕吐。1周前因疼痛逐渐加重,于广东省清远市某县医院行CT检查提示肝右叶占位,性质待定,予镇痛药对症处理症状稍改善,为进一步诊治入院。起病至今精神欠佳,食欲差,小便偏黄,大便无异常,体重减轻约3kg。实验室检测查出乙肝“小三阳”10余年,未予特殊处理。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上腹部轻压痛,肝下界可于右侧肋弓下2cm触及。直肠指检(-)。
【科室讨论】 教授1:此患者手术后病理标本见脉管内癌栓,目前经一次TACE治疗后AFP仍然未下降至正常,考虑肝内存在肝癌病灶的可能性很大。肝癌术后复发绝大多数发生在肝内,而行TACE能够有效地降低复发率,提高无瘤生存率。李锦清教授在1994年通过前瞻性研究提出,肿瘤直径>5cm、肿瘤无包膜、有门脉侵犯、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术后行TACE,能降低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率,并能提高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生存率。随后林芷英、任正刚、彭宝岗等的研究报道亦证实对于伴有门静脉癌栓的术后患者,TACE能够起到提高生存率的作用。因此,建议此患者应该继续施行TACE治疗。教授2:患者术后AFP未下降至正常,提示体内仍然存在肝癌病灶的可能,这种情况行TACE是合理的,但上一次TACE效果并不满意,原因可能是残存的肿瘤是乏血管型,并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或者是肝外存在病灶。因此,再次TACE也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损害肝功能,故不主张再次TACE,而应进行密切的影像学观察,当然进行PET/CT检查以排除肝外远处转移也是必要的,必须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可考虑应用不损害肝功能的其他治疗方法,例如免疫治疗等。教授3:患者伴肝硬化,肝功能不完全正常,总胆红素偏高,血小板减少,不主张再次TACE。患者手术后标本见脉管内癌栓,AFP未下降至正常,此手术属于姑息性,此时可以口服索拉非尼。索拉非尼是目前唯一证实对肝细胞肝癌有效的全身性治疗药物,有效率达40%,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关键是索拉非尼不损害肝功能。复发再治疗方案及预后经与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并进行沟通,患者选择不做TACE,亦不服用索拉非尼,而是选择坚持抗病毒、护肝和免疫治疗,按计划每两个月复查一次CT或MRI,密切监测AFP的变化。于2012年9月6日检查AFP升高至217ng/mL,MRI发现肝左叶S3处,1.6cm新发病灶,考虑肝癌术后复发。于1周后行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治疗后1个月复查AFP完全转阴,CT和超声造影示肝S3病灶无增强,无活性,肝内无新发病灶。患者至今无瘤生存。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y****1 新手达人

好病例 难得实在是难得 多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