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其他
59
0
收藏
分享

如此神经痛为那般,原来是无疹性带状疱疹

发布人:

杨俊标内科-普通内科 医师

更新时间:2013-08-12 20:46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69岁

【病案介绍】

主诉

【病例摘要】 炎症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对于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病患者,既往类似病例报告多预后不良。须注意,本例为个例,不可过度延伸,合并高炎症状态依然是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不可盲目行介入治疗。
【分析】 患者具有典型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口服抗心绞痛药物已用至最佳,但疗效欠佳,患者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该例患者曾在风湿免疫科被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因此对于其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均须考虑是否为系统性血管炎累及。但是,根据患者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变解剖以及既往接受外周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反应,可判断本例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能性大。根据本例造影结果,与临床症状不完全符合,但患者及家属希望提高生活质量。外科明确拒绝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根据造影结果可考虑行介入治疗。本例最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右冠直接置入药物洗脱支架3.0×36mm,以14atm释放(理论腔内直径可至3.3mm);第一、二对角较细小,不能置入支架,单纯球囊扩张效果欠佳,未处理。术后1.5年造影右冠支架内膜增生,未见明显狭窄(图2)。
【讨论】 该患者曾被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但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可能性大。最终随访结果提示该判断可能是正确的。患者全身多处血管置入支架,且处于高炎症状态,围手术期及术后抗栓治疗系主要困难。鉴于患者在肾动脉和髂-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长期口服三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西洛他唑100mgbi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本次介入治疗术后仍继续口服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权衡血栓与出血风险是目前复杂介入术后抗栓治疗的核心内容。

查体

T:36.5℃,P:62次/分,R:20次/分,BP:140/70mmHg
【病例摘要】 炎症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对于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病患者,既往类似病例报告多预后不良。须注意,本例为个例,不可过度延伸,合并高炎症状态依然是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不可盲目行介入治疗。
【分析】 患者具有典型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口服抗心绞痛药物已用至最佳,但疗效欠佳,患者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该例患者曾在风湿免疫科被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因此对于其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均须考虑是否为系统性血管炎累及。但是,根据患者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变解剖以及既往接受外周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反应,可判断本例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能性大。根据本例造影结果,与临床症状不完全符合,但患者及家属希望提高生活质量。外科明确拒绝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根据造影结果可考虑行介入治疗。本例最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右冠直接置入药物洗脱支架3.0×36mm,以14atm释放(理论腔内直径可至3.3mm);第一、二对角较细小,不能置入支架,单纯球囊扩张效果欠佳,未处理。术后1.5年造影右冠支架内膜增生,未见明显狭窄(图2)。
【讨论】 该患者曾被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但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可能性大。最终随访结果提示该判断可能是正确的。患者全身多处血管置入支架,且处于高炎症状态,围手术期及术后抗栓治疗系主要困难。鉴于患者在肾动脉和髂-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长期口服三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西洛他唑100mgbi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本次介入治疗术后仍继续口服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权衡血栓与出血风险是目前复杂介入术后抗栓治疗的核心内容。

辅助检查

【病例摘要】 炎症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对于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病患者,既往类似病例报告多预后不良。须注意,本例为个例,不可过度延伸,合并高炎症状态依然是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不可盲目行介入治疗。
【分析】 患者具有典型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口服抗心绞痛药物已用至最佳,但疗效欠佳,患者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该例患者曾在风湿免疫科被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因此对于其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均须考虑是否为系统性血管炎累及。但是,根据患者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变解剖以及既往接受外周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反应,可判断本例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能性大。根据本例造影结果,与临床症状不完全符合,但患者及家属希望提高生活质量。外科明确拒绝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根据造影结果可考虑行介入治疗。本例最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右冠直接置入药物洗脱支架3.0×36mm,以14atm释放(理论腔内直径可至3.3mm);第一、二对角较细小,不能置入支架,单纯球囊扩张效果欠佳,未处理。术后1.5年造影右冠支架内膜增生,未见明显狭窄(图2)。
【讨论】 该患者曾被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但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可能性大。最终随访结果提示该判断可能是正确的。患者全身多处血管置入支架,且处于高炎症状态,围手术期及术后抗栓治疗系主要困难。鉴于患者在肾动脉和髂-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长期口服三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西洛他唑100mgbi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本次介入治疗术后仍继续口服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权衡血栓与出血风险是目前复杂介入术后抗栓治疗的核心内容。

【其他】


【病例摘要】 炎症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对于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病患者,既往类似病例报告多预后不良。须注意,本例为个例,不可过度延伸,合并高炎症状态依然是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不可盲目行介入治疗。
【分析】 患者具有典型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口服抗心绞痛药物已用至最佳,但疗效欠佳,患者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该例患者曾在风湿免疫科被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因此对于其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均须考虑是否为系统性血管炎累及。但是,根据患者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变解剖以及既往接受外周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反应,可判断本例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能性大。根据本例造影结果,与临床症状不完全符合,但患者及家属希望提高生活质量。外科明确拒绝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根据造影结果可考虑行介入治疗。本例最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右冠直接置入药物洗脱支架3.0×36mm,以14atm释放(理论腔内直径可至3.3mm);第一、二对角较细小,不能置入支架,单纯球囊扩张效果欠佳,未处理。术后1.5年造影右冠支架内膜增生,未见明显狭窄(图2)。
【讨论】 该患者曾被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但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可能性大。最终随访结果提示该判断可能是正确的。患者全身多处血管置入支架,且处于高炎症状态,围手术期及术后抗栓治疗系主要困难。鉴于患者在肾动脉和髂-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长期口服三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西洛他唑100mgbi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本次介入治疗术后仍继续口服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权衡血栓与出血风险是目前复杂介入术后抗栓治疗的核心内容。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吴****科 持之以恒LV5

卡马西平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可应用。

仁******医 持之以恒LV2

带状疱疹有没有皮疹的情况,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就因为只有疼痛,没有皮疹,被某医院误诊为胆囊炎,还被带到了手术台上。

流*********8 人见人爱LV1

请问这位患者无疹性带状疱疹生长部位在哪里?带状疱疹很少有放射性疼痛。其主诉应该是: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消瘦不能为此病主诉。 ]

学****号 医师资格认证

看来又得给你几朵鲜花了,呵呵……

杨俊标楼主 普通内科医师

【最后诊断】:无疹性带状疱疹; 不愧是全科版,爱爱医高手云集呀,三甲医院未能诊断清楚的疾患,爱友们只根据病例就能得出了正确的诊断。其实本病不难诊断,通过认真采集病史和仔细的查体很容易确诊。只是大医院的医生太依赖辅助检查了,这也是赢利性医疗制度使然,也不完全怪医生。而我们基层缺少检查设备,又不分科所以也就查的细一些,考虑的全面一些。这正是全科的优势所在。 爱友们都知道带状疱疹的病原属脱氧核糖核酸疱疹病毒 与水痘病毒一致又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无疹性带状疱疹仅有神经痛而无皮疹,而带状疱疹前驱期及无疹性带状疱疹,有时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或急腹症等疾病。 1 此病例老年男性 2 有因醉酒致使免疫功能降低的诱因 3 有轻度的前驱症状,发热、乏力、全身不适 右腋窝淋巴结肿大 4 右上腹阵发性**样疼痛痛,向右背部放射。沿外周神经触压有触痛,神经痛为本病最具诊断价值的特征之一 常出现在发疹前或出疹时,并可逐渐加剧。老年患者更加明显,呈阵发性加剧 难以忍受,且在皮损消退后可持续数月或更久。 5 而病毒由脊髓后根神经节侵及植物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后,可产生相应系统的症状,如胃肠炎、腹膜炎等。 6 此患者因年老、疼痛剧烈、不思饮食、睡眠较差以至于消瘦迅速,另外自觉内脏疼痛,而且腹部没找到皮疹,背部因拔罐瘀斑未见红斑,只是发现两个疑似丘疹,隐蔽性较大,不好诊断。 最后根据以上分析,诊断为无疹性带状疱疹。肌注:VB1 VB12 聚肌胞。口服: 抗病毒口服液。输阿昔洛韦,地米。病人逐渐好转,痊愈。

刘***丽 新手达人

1.胆道蛔虫症?(老年男性,阵发性腹痛,伴消瘦2周,向背部放射.醉酒诱因.) 2,带状疱疹?(皮肤触痛.) ]

j****y 持之以恒LV3

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 胆道蛔虫症 ]

七*********花 医师资格认证

诊断:1,急性胃炎 2,带状疱疹 依据:1:老年男性,饮酒后上腹剧痛,时轻时重,向右后背部放射,发热,首先应该考虑急性胆囊炎,(不知墨菲氏征查还是没查?)但彩超现示无异常,应该排除;病人有常年的饮酒史,脂肪肝?肝硬化?但肝功,彩超都正常,应该排除;发病以来消瘦十余斤,肿瘤该考虑,但淋巴结不支持,CT不支持。胃镜示浅表性胃炎,加上发病后患者没有系统的治疗,又服用芬必得后病情加重,发病以来纳差更加支持急性胃炎的诊断。 2,右上腹部皮肤触痛,有发热,考虑带状疱疹,无皮疹性。 3,消瘦的原因可能是发病来,因疼痛睡眠差,饮食差,又历时半个月造成的,肿瘤的因素不大。 治疗: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粘膜保护剂硫糖铝,抗生素的应用,抗病毒的应用,一般的对症支持治疗。 ]

罗***汉 新手达人

神经性疼痛 ]

杨立红 儿科综合医师

带状疱疹

d****g 新手达人

肠结核?胰腺炎?带状疱疹? 加密50分级别不够,带状疱疹没有肯定,打了问号,不能加分,见谅! ]

y****u 新手达人

诊断考虑:胃癌 建议查肿瘤标志物。

绿*** 持之以恒LV6

1、患者缘于2周前醉酒后出现发热、乏力、右上腹剧痛,为阵发性刺痛,向右背部放射,自服芬必得及拔罐稍有缓解,时轻时重。一周前疼痛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夜不能寐⑼右背部有两拔罐遗留的圆形瘀斑,右上腹压痛,触痛, 2、各项辅助检查除浅表胃炎之外㈠ 诊断为: 带状疱疹 治疗:止痛、抗炎等常用方法 ]

王同江 脊柱外科医师

分析: 1、 患者缘于2周前醉酒后出现发热、乏力、右上腹剧痛,为阵发性刺痛,向右背部放射,自服芬必得及拔罐稍有缓解,时轻时重。一周前疼痛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夜不能寐 2、 右背部有两拔罐遗留的圆形瘀斑,右上腹压痛,触痛, 3、 各项辅助检查除浅表胃炎之外无阳性发现, 诊断为: 带状疱疹 治疗:疼痛处刺血拔罐等常用方法 ]

张***医 新手达人

老年男性,右上腹阵发性剧痛。明显消瘦。发病初有发热。高度怀疑恶性病:胰头癌?胆囊炎?

z****2 医师资格认证

患者消瘦乏力,颈部一肿大淋巴结,而腹部CT,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排除内脏疾病,个人觉得脊柱方面的疾病可能性较大,如脊柱结核。其次考虑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

a****g 我爱企鹅

带状泡疹

3****9 我爱企鹅

诊断:无疹性带状疱疹。 无需再做其他检查。 治疗:口服阿昔洛韦片,痛处搽阿昔洛韦软膏。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失笑散。 ]

汗*** 新手达人

该患者,腹痛2周,体重减轻10余斤。阳性体征很少。辅助检查胸片、b超、心电图、腹部CT均正常,故可排除肺部疾病,肝胆、胰腺、心脏的疾病,麦氏点压痛(-),可排除阑尾炎,又无手术外伤史。所以我考虑:1,带状疱疹(无皮疹)。2,肋间神经炎。 治疗:止痛,营养神经,抗病毒。

仁***堂 我爱企鹅

从主诉看首先考虑胆囊炎结石,消化道,糖尿病。但B超全腹CT、核磁扫描未见异常排除胆囊结石。胃镜检查是浅表性胃炎,年龄又大有浅表性胃炎是正常现象。这两种疾病排除后,考虑肿瘤但是上面的检查一般都排除了。又想到是不是长期喝酒引发的慢性酒精中毒综合症?而慢性酒精中毒主要是中枢神经性症状(遗忘综合征,酒精性痴呆,酒相关性妄想综合症)等,没有腹部和背部症状也排除,本人是搞疼痛和内科首先考虑颈椎病和软组织病变。怀疑背部筋膜炎,但是腹部和发热症状没法解释也做排除,颈椎病有的不典型的可以引起肩背疼,腹部症状怎样解释?想到颈椎病才焕然大悟颈椎病压迫神经,那胸椎哪,他压迫神经会一系列的神经症状,脊髓压迫会产生一侧的神经症状与上面的症状相同。什么疾病呢?1压缩性骨折(有外伤史病人没有)2脊髓肿瘤病人发热如何解释?3脊柱外伤造成脊髓损伤4脊髓空洞症5脊髓或者脊柱结核6急性脊髓炎7急性硬膜外脓肿等疾病,以5.6.7.的疾病最像。带状疱疹也待排出行列。做脊髓核磁最好,脊柱片子也要做。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