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0
0
收藏
分享

因复视就诊,最后诊断重症肌无力的病例

发布人:

王海庆内科-神经内科 医师

更新时间:2023-06-02 08:39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46岁,工人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重症肌无力

【治疗方案】予溴比斯的明60mg日三次口服改善症状,给予丙种球蛋白30g(80kg*0.4g/kg)日一次静点免疫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平稳

【病案重点】重症肌无力

【病案介绍】

主诉

复视1年,左侧眼脸下垂1个月

现病史

患者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复视,表现为物体上下重影,自觉眼球活动无异常,无头晕、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视力下降,无言语不利及肢体活动不利,无耳鸣,无听力下降,无口角流诞,无抽搐及意识障碍,无尿、便失禁。症状持续约1日,休息后症状完全缓解。未诊治。约半月后再次出现复视,性质同前,症状呈波动性,晨轻暮重,无其他伴随症状。故就诊于我院眼科,完善相关检查,考虑"麻痹性斜视",给予"血栓通"等药物治疗,患者症状较前无改善。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不适,性质难以描述,短时间后(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但出现左侧眼下垂,呈波动性,晨轻暮重,复视较前无加重,无喘憋、呼吸费力。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以"重症肌无力"收入我科。

既往史

"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感冒"病史半月。

查体

T:36.7℃,P:100次/分,R:20次/分,BP:136/103mmHg
意识清楚,言语流利。记忆力、判断力、计算力粗测正常。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眼脸下垂,遮挡角膜2-10点,疲劳试验阳性。眼位居中,右侧眼球活动自如,左侧眼球内收不到位、上视及下视活动差,疲劳试验阳性,双眼右视时可见水平眼震。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不偏,伸舌不偏。四肢肌力5级,疲劳试验可疑阳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指鼻试验稳准。颜面及肢体温痛觉对称存在。双侧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巴氏征、双划征阴性。颈软无抵抗感。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胸部 CT :右侧局限性胸膜增厚。 肌电图+重频电刺激:1.所查肌电图未见明显异常;2.瞬目反射未见异常;3.左侧胶神经﹣三角肌、副神经﹣斜方肌重复刺激低频异常。 化验:血沉、抗核抗体谱、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测定未见异常。细胞角蛋白19片段、糖类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724、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糖类抗原199未见异常。 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头颅 MRI + MRA :1.头 MRI 检查未见异常;2.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硬化,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SWI :考虑右侧额叶发育性静脉畸形。 重症肌无力抗体谱:阳性。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重症肌无力?

诊断依据

患者青年男性,以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症状呈波动性,晨轻暮重,查体: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疲劳试验阳性,考虑诊断。

鉴别诊断

1.肌无力综合征:患者青年男性,以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症状呈波动性,晨轻暮重,需注意。入院后进一步查肌电图、肿瘤标志物协助诊断。

2.Miller- Fisher 综合征:患者青年男性,以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需注意。患者否认前驱感染病史,无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不支持。

3.后交通动脉瘤:患者青年男性,以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需注意。但患者无头痛及瞳孔受累表现,症状呈波动性,不支持。注意完善头颇血管检查进一步除外。

4.脑干病变:患者青年男性,既往高血压病病史,此次以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需注意。但患者无头晕、肢体无力等脑干其他部位受累表现,不支持。注意完善头颅核磁进一步除外。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筛查胸部CT,未发现胸腺增生;头颅核磁及SWI检查未发现脑干病变;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症状呈波动性,晨轻暮重)、疲劳试验阳性、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存在重复低频电刺激、重症肌无力抗体谱阳性,最后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给予溴比斯的明60mg日三次口服改善症状,给予丙种球蛋白30g(80kg*0.4g/kg)日一次静点免疫治疗,共五天。给予醋酸泼尼松片20mg日一次口服,通过一周后增加10mg,直至目标剂量80mg日一次口服。通过上述治疗,患者复视、眼脸下垂、肢体无力较前减轻,疲劳时间较前延长,喘憋较前减轻,指脉氧稳定。患者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平稳,达到出院标准,嘱咐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诊断结果

重症肌无力

【分析总结】


重症肌无力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是最常见的致病性抗体。此外,针对突触后膜其他组分,包括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4(LRP4),及兰尼碱受体(RyR)等抗体续被发现参与 重症肌无力发病。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表现为波动性无力和易疲劳性,症状呈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眼外肌最易受累,表现为对称或非对称性上睑下垂和/或双眼复视,是重症肌无力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面肌受累可致眼睑闭合无力、鼓腮漏气、鼻唇沟变浅、苦笑或呈肌病面容。咀嚼肌受累可致咀嚼困难。咽喉肌受累可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鼻音、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等。颈肌受累可出现抬头困难或不能。肢体无力以近端为著,表现为抬臂、梳头、上楼梯困难,感觉正常。呼吸肌无力可致呼吸困难。发病早期可单独出现眼外肌、咽喉肌或肢体肌肉无力;脑神经支配肌肉较脊神经支配肌肉更易受累。肌无力常从一组肌群开始,逐渐累及到其他肌群,直到全身肌无力。部分患者短期内病情可出现迅速进展,发生肌无力危象。治疗的主要机制是增加突触后受体可用的乙酰胆碱量,或减少抗体与各种肌肉蛋白的结合,从而使其可用于动作电位传导。治疗的主要选择是:1.对症治疗(如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2. 快速短期免疫调节治疗(丙种球蛋白免疫调节);3. 慢性长期免疫调节治疗(糖皮质激素或非激素类免疫抑制剂);4. 手术治疗(有胸腺瘤的患者)。总之,不管是哪一类的治疗方案,需要考虑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采取个体化治疗,选择最经济、副作用最小、依从性最高的方案,然后定期随访,追踪疗效。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