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按压双侧颈静脉致颈动脉窦综合征一例
发布人:
b****2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5-26 15:10
关注
【病案介绍】
主诉
女,60岁
因头晕、吐字不清20余天,加重1周入院。
既往史
无特殊病史。
查体
T36.3℃,HR64次/分,RR22次/分,BP160/90mmHg。配合检查欠佳,答非所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音有力,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ECG及实验室检查正常。
辅助检查
头颅CT示:左颞部占位性病变,拟行左侧颞叶占位性病变切除术。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术前30min肌注苯**钠0.1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行ECG、BP、SpO2监护,左侧桡动脉穿刺直接测压。气管内插管,静一吸复合全麻。患者取仰卧位,头向右倾,侧后固定,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待病变切除,术野止血后,因术者希望能短暂按压双侧颈静脉,一过性升高颅内压,以观察术野止血是否彻底。麻醉医师遂用双手食指于颈两侧中部稍用力向颈椎方向按压约10S后立即松开。HR80次/分骤减为30~40次/分,BP100/70InlnHg骤降为40/20mmHg,继而更低。立即分次给予阿托品0.5mg、**10、20mg、多巴胺5、10mg,HR增至130~40次/分,去氧肾上腺素50、100μg静脉推注,快速补充琥珀酰明胶500ml,BP升至80/50mmHg,HR100次/分。BP渐平稳至按压前水平。从按压颈部至循环稳定,前后持续10~15min。急查Na+136mmol/L,K+3.2mmol/L,Ca2+1.09mmol/L,Hb102g/L,pH7.438,PaCO234.5mmHg。PaO2565mmHg,HCO3-23.3mmol/L,BE-1mmol/L。术毕带气管插管患者送ICU行机械通气,4h后拔出气管导管,安全返回病房。术后一天访视:患者昏睡,双侧瞳孔直径2.0mm,光反射灵敏,T37.3℃,HR89次/分,RR21次/分,BP150/80mmHg,术后14d患者痊愈出院。
【其他】
【讨论】
颈动脉窦位于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汇合处,在血管外膜下分布有感觉神经末梢,称为动脉压力感受器,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对该处给予轻微压力即有可能引起“减压反射”,“减压反射”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研究报道,臂丛阻滞麻醉中发生颈动脉窦综合征,即肌间沟快速注入20ml局麻药压迫颈动脉窦所致。在正常状态下“减压反射”使BP维持在较低水平。在浅麻醉状态下,颈动脉窦或主动脉弓受到手术牵拉或压迫时,常可引起减压反射,在清醒患者甚至导致晕厥,这在洋地黄化的患者更为明显,往往引起BP骤降,脉搏变慢,心律不齐或心搏骤停,呼吸变浅或暂停,有时还出现抽搐等症状,临床上称为颈动脉窦综合征。因此,熟悉这类反射的径路,对防止手术麻醉中的有害反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神经外科手术因大脑血供丰富,手术野不易止血,低血压状态下止血往往不彻底。一旦血压升高,术野又会有较多渗血,因此术者希望止血后患者血压有一定幅度升高,以观察止血是否彻底。有术者使用短暂压迫双侧颈静脉的方法,从而使颅内压一过性升高,观察术野渗血是否增加。然而,术中压迫双侧颈静脉时,因视线不清、操作空间狭小难以准确定位,极易误压双侧颈动脉窦,致颈动脉窦综合征。本例患者双侧颈动脉窦受压达10S之久而未发生心搏骤停,一方面因为颈静脉受阻,回心血量减少引起的反射性心律增快,另一方面实属侥幸。我们认为术中盲目按压颈静脉而求得增加颅内压的做法十分危险,应予以摒弃。可采用其它方法代替,如减浅麻醉或用血管活性药物升压,皆可达此目的。此外,采用颈动脉窦按压操作要慎之又慎。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