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1
0
收藏
分享

老年性疾病一例

发布人:

w****0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5-09-11 09:44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70岁

【病案介绍】

主诉

【 一般资料】 患者,女,49岁
【 主诉】 2013年1月27日因“甲状腺癌、颈椎转移癌术后3年余伴左颌面肿胀半年”就诊于骨科。
【 现病史】 患者3年余前于外院发现“甲状腺滤泡性癌并颈2椎体转移”,并行“甲状腺癌并颈椎转移癌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年前患者逐渐出现手脚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四肢麻木并活动障碍,行走困难,当地医院颈椎核磁共振示颈2椎体占位性病变,肿物破坏颈2椎体,向后压迫脊髓。考虑甲状腺滤泡癌颈椎转移癌术后复发,遂行“颈椎肿物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回当地医院行1疗程放疗。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颌面部肿物,开始无伴疼痛、发热、皮温升高。后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进食受影响,不伴发热、盗汗、咯血,不伴夜间疼痛加剧。
【 查体】 专科检查:颜面不对称,左下颌区可见明显肿物膨隆,界限不清,大小约8cm×8cm,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无触痛或触压后出血,无波动感、搏动感。张口度约1.5cm,开口型竖直向下。颈部各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脊柱无压痛,左侧颈部、后颈部分别见长约4cm和6cm的斜行和纵行手术瘢痕,向两侧转头受限。右侧髂骨可扪及一大小约5.0cm×5.0cm肿物,质坚硬,无压痛,与周围分界不清。双侧肌体肌力5级,双侧手脚麻木感,两侧对称。口腔全景片:左侧下颌角区及升支区骨质溶骨性破坏(图1a)。CT检查:左下颌骨升支周围、咀嚼肌深面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肿块大小约5.6cm×5.1cm×5.6cm,密度均匀;下颌骨升支、下颌角骨质破坏,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图1b,图1c)。左翼内肌受侵犯;左侧咽旁间隙受压变窄(图1d,图1e),未见明确侵犯。核磁共振成像:C7及T3椎体左后份结节,考虑转移可能。腰椎正侧位片:右侧骶髂关节上份骨质破坏,结合病史,考虑甲状腺癌骨转移可能性大。 
【 治疗经过】 鉴于患者甲状腺癌的病史较长,肿瘤恶性程度较低,而且患者及其家属要求解决颌面部疾患的愿望强烈,于是转到口腔科作进一步治疗。经过分析、讨论后,为患者行“左下颌骨次全切除术和左下颌骨巨大肿物扩大切除术”;考虑到肿瘤已发生多处转移,患者左下颌骨缺损未予修复。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甲状腺滤泡癌的下颌骨转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颌面部疼痛得到缓解,进食明显改善,术后1周出院。病理检查: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梁索状或滤泡样结构(图2a),滤泡内有胶质。瘤细胞呈圆形,胞浆丰富红染,核小、颗粒状,核分裂象不多见(图2b)。免疫组织化学见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transc**tionfactor,TTF-1)(+)(图2c)、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图2d)、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降钙素(-)、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A,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结合临床病史,符合甲状腺滤泡癌转移。

现病史

【 一般资料】 患者,女,49岁
【 主诉】 2013年1月27日因“甲状腺癌、颈椎转移癌术后3年余伴左颌面肿胀半年”就诊于骨科。
【 现病史】 患者3年余前于外院发现“甲状腺滤泡性癌并颈2椎体转移”,并行“甲状腺癌并颈椎转移癌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年前患者逐渐出现手脚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四肢麻木并活动障碍,行走困难,当地医院颈椎核磁共振示颈2椎体占位性病变,肿物破坏颈2椎体,向后压迫脊髓。考虑甲状腺滤泡癌颈椎转移癌术后复发,遂行“颈椎肿物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回当地医院行1疗程放疗。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颌面部肿物,开始无伴疼痛、发热、皮温升高。后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进食受影响,不伴发热、盗汗、咯血,不伴夜间疼痛加剧。
【 查体】 专科检查:颜面不对称,左下颌区可见明显肿物膨隆,界限不清,大小约8cm×8cm,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无触痛或触压后出血,无波动感、搏动感。张口度约1.5cm,开口型竖直向下。颈部各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脊柱无压痛,左侧颈部、后颈部分别见长约4cm和6cm的斜行和纵行手术瘢痕,向两侧转头受限。右侧髂骨可扪及一大小约5.0cm×5.0cm肿物,质坚硬,无压痛,与周围分界不清。双侧肌体肌力5级,双侧手脚麻木感,两侧对称。口腔全景片:左侧下颌角区及升支区骨质溶骨性破坏(图1a)。CT检查:左下颌骨升支周围、咀嚼肌深面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肿块大小约5.6cm×5.1cm×5.6cm,密度均匀;下颌骨升支、下颌角骨质破坏,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图1b,图1c)。左翼内肌受侵犯;左侧咽旁间隙受压变窄(图1d,图1e),未见明确侵犯。核磁共振成像:C7及T3椎体左后份结节,考虑转移可能。腰椎正侧位片:右侧骶髂关节上份骨质破坏,结合病史,考虑甲状腺癌骨转移可能性大。 
【 治疗经过】 鉴于患者甲状腺癌的病史较长,肿瘤恶性程度较低,而且患者及其家属要求解决颌面部疾患的愿望强烈,于是转到口腔科作进一步治疗。经过分析、讨论后,为患者行“左下颌骨次全切除术和左下颌骨巨大肿物扩大切除术”;考虑到肿瘤已发生多处转移,患者左下颌骨缺损未予修复。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甲状腺滤泡癌的下颌骨转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颌面部疼痛得到缓解,进食明显改善,术后1周出院。病理检查: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梁索状或滤泡样结构(图2a),滤泡内有胶质。瘤细胞呈圆形,胞浆丰富红染,核小、颗粒状,核分裂象不多见(图2b)。免疫组织化学见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transc**tionfactor,TTF-1)(+)(图2c)、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图2d)、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降钙素(-)、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A,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结合临床病史,符合甲状腺滤泡癌转移。

查体

T:38.5℃,P:105次/分,R:24次/分,BP:135/80mmHg
【 一般资料】 患者,女,49岁
【 主诉】 2013年1月27日因“甲状腺癌、颈椎转移癌术后3年余伴左颌面肿胀半年”就诊于骨科。
【 现病史】 患者3年余前于外院发现“甲状腺滤泡性癌并颈2椎体转移”,并行“甲状腺癌并颈椎转移癌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年前患者逐渐出现手脚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四肢麻木并活动障碍,行走困难,当地医院颈椎核磁共振示颈2椎体占位性病变,肿物破坏颈2椎体,向后压迫脊髓。考虑甲状腺滤泡癌颈椎转移癌术后复发,遂行“颈椎肿物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回当地医院行1疗程放疗。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颌面部肿物,开始无伴疼痛、发热、皮温升高。后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进食受影响,不伴发热、盗汗、咯血,不伴夜间疼痛加剧。
【 查体】 专科检查:颜面不对称,左下颌区可见明显肿物膨隆,界限不清,大小约8cm×8cm,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无触痛或触压后出血,无波动感、搏动感。张口度约1.5cm,开口型竖直向下。颈部各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脊柱无压痛,左侧颈部、后颈部分别见长约4cm和6cm的斜行和纵行手术瘢痕,向两侧转头受限。右侧髂骨可扪及一大小约5.0cm×5.0cm肿物,质坚硬,无压痛,与周围分界不清。双侧肌体肌力5级,双侧手脚麻木感,两侧对称。口腔全景片:左侧下颌角区及升支区骨质溶骨性破坏(图1a)。CT检查:左下颌骨升支周围、咀嚼肌深面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肿块大小约5.6cm×5.1cm×5.6cm,密度均匀;下颌骨升支、下颌角骨质破坏,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图1b,图1c)。左翼内肌受侵犯;左侧咽旁间隙受压变窄(图1d,图1e),未见明确侵犯。核磁共振成像:C7及T3椎体左后份结节,考虑转移可能。腰椎正侧位片:右侧骶髂关节上份骨质破坏,结合病史,考虑甲状腺癌骨转移可能性大。 
【 治疗经过】 鉴于患者甲状腺癌的病史较长,肿瘤恶性程度较低,而且患者及其家属要求解决颌面部疾患的愿望强烈,于是转到口腔科作进一步治疗。经过分析、讨论后,为患者行“左下颌骨次全切除术和左下颌骨巨大肿物扩大切除术”;考虑到肿瘤已发生多处转移,患者左下颌骨缺损未予修复。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甲状腺滤泡癌的下颌骨转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颌面部疼痛得到缓解,进食明显改善,术后1周出院。病理检查: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梁索状或滤泡样结构(图2a),滤泡内有胶质。瘤细胞呈圆形,胞浆丰富红染,核小、颗粒状,核分裂象不多见(图2b)。免疫组织化学见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transc**tionfactor,TTF-1)(+)(图2c)、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图2d)、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降钙素(-)、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A,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结合临床病史,符合甲状腺滤泡癌转移。

辅助检查

【 一般资料】 患者,女,49岁
【 主诉】 2013年1月27日因“甲状腺癌、颈椎转移癌术后3年余伴左颌面肿胀半年”就诊于骨科。
【 现病史】 患者3年余前于外院发现“甲状腺滤泡性癌并颈2椎体转移”,并行“甲状腺癌并颈椎转移癌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年前患者逐渐出现手脚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四肢麻木并活动障碍,行走困难,当地医院颈椎核磁共振示颈2椎体占位性病变,肿物破坏颈2椎体,向后压迫脊髓。考虑甲状腺滤泡癌颈椎转移癌术后复发,遂行“颈椎肿物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回当地医院行1疗程放疗。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颌面部肿物,开始无伴疼痛、发热、皮温升高。后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进食受影响,不伴发热、盗汗、咯血,不伴夜间疼痛加剧。
【 查体】 专科检查:颜面不对称,左下颌区可见明显肿物膨隆,界限不清,大小约8cm×8cm,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无触痛或触压后出血,无波动感、搏动感。张口度约1.5cm,开口型竖直向下。颈部各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脊柱无压痛,左侧颈部、后颈部分别见长约4cm和6cm的斜行和纵行手术瘢痕,向两侧转头受限。右侧髂骨可扪及一大小约5.0cm×5.0cm肿物,质坚硬,无压痛,与周围分界不清。双侧肌体肌力5级,双侧手脚麻木感,两侧对称。口腔全景片:左侧下颌角区及升支区骨质溶骨性破坏(图1a)。CT检查:左下颌骨升支周围、咀嚼肌深面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肿块大小约5.6cm×5.1cm×5.6cm,密度均匀;下颌骨升支、下颌角骨质破坏,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图1b,图1c)。左翼内肌受侵犯;左侧咽旁间隙受压变窄(图1d,图1e),未见明确侵犯。核磁共振成像:C7及T3椎体左后份结节,考虑转移可能。腰椎正侧位片:右侧骶髂关节上份骨质破坏,结合病史,考虑甲状腺癌骨转移可能性大。 
【 治疗经过】 鉴于患者甲状腺癌的病史较长,肿瘤恶性程度较低,而且患者及其家属要求解决颌面部疾患的愿望强烈,于是转到口腔科作进一步治疗。经过分析、讨论后,为患者行“左下颌骨次全切除术和左下颌骨巨大肿物扩大切除术”;考虑到肿瘤已发生多处转移,患者左下颌骨缺损未予修复。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甲状腺滤泡癌的下颌骨转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颌面部疼痛得到缓解,进食明显改善,术后1周出院。病理检查: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梁索状或滤泡样结构(图2a),滤泡内有胶质。瘤细胞呈圆形,胞浆丰富红染,核小、颗粒状,核分裂象不多见(图2b)。免疫组织化学见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transc**tionfactor,TTF-1)(+)(图2c)、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图2d)、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降钙素(-)、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A,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结合临床病史,符合甲状腺滤泡癌转移。

【诊治过程】

诊断结果

【 一般资料】 患者,女,49岁
【 主诉】 2013年1月27日因“甲状腺癌、颈椎转移癌术后3年余伴左颌面肿胀半年”就诊于骨科。
【 现病史】 患者3年余前于外院发现“甲状腺滤泡性癌并颈2椎体转移”,并行“甲状腺癌并颈椎转移癌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年前患者逐渐出现手脚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四肢麻木并活动障碍,行走困难,当地医院颈椎核磁共振示颈2椎体占位性病变,肿物破坏颈2椎体,向后压迫脊髓。考虑甲状腺滤泡癌颈椎转移癌术后复发,遂行“颈椎肿物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回当地医院行1疗程放疗。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颌面部肿物,开始无伴疼痛、发热、皮温升高。后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进食受影响,不伴发热、盗汗、咯血,不伴夜间疼痛加剧。
【 查体】 专科检查:颜面不对称,左下颌区可见明显肿物膨隆,界限不清,大小约8cm×8cm,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无触痛或触压后出血,无波动感、搏动感。张口度约1.5cm,开口型竖直向下。颈部各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脊柱无压痛,左侧颈部、后颈部分别见长约4cm和6cm的斜行和纵行手术瘢痕,向两侧转头受限。右侧髂骨可扪及一大小约5.0cm×5.0cm肿物,质坚硬,无压痛,与周围分界不清。双侧肌体肌力5级,双侧手脚麻木感,两侧对称。口腔全景片:左侧下颌角区及升支区骨质溶骨性破坏(图1a)。CT检查:左下颌骨升支周围、咀嚼肌深面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肿块大小约5.6cm×5.1cm×5.6cm,密度均匀;下颌骨升支、下颌角骨质破坏,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图1b,图1c)。左翼内肌受侵犯;左侧咽旁间隙受压变窄(图1d,图1e),未见明确侵犯。核磁共振成像:C7及T3椎体左后份结节,考虑转移可能。腰椎正侧位片:右侧骶髂关节上份骨质破坏,结合病史,考虑甲状腺癌骨转移可能性大。 
【 治疗经过】 鉴于患者甲状腺癌的病史较长,肿瘤恶性程度较低,而且患者及其家属要求解决颌面部疾患的愿望强烈,于是转到口腔科作进一步治疗。经过分析、讨论后,为患者行“左下颌骨次全切除术和左下颌骨巨大肿物扩大切除术”;考虑到肿瘤已发生多处转移,患者左下颌骨缺损未予修复。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甲状腺滤泡癌的下颌骨转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颌面部疼痛得到缓解,进食明显改善,术后1周出院。病理检查: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梁索状或滤泡样结构(图2a),滤泡内有胶质。瘤细胞呈圆形,胞浆丰富红染,核小、颗粒状,核分裂象不多见(图2b)。免疫组织化学见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transc**tionfactor,TTF-1)(+)(图2c)、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图2d)、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降钙素(-)、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A,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结合临床病史,符合甲状腺滤泡癌转移。

【其他】


【 一般资料】 患者,女,49岁
【 主诉】 2013年1月27日因“甲状腺癌、颈椎转移癌术后3年余伴左颌面肿胀半年”就诊于骨科。
【 现病史】 患者3年余前于外院发现“甲状腺滤泡性癌并颈2椎体转移”,并行“甲状腺癌并颈椎转移癌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年前患者逐渐出现手脚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四肢麻木并活动障碍,行走困难,当地医院颈椎核磁共振示颈2椎体占位性病变,肿物破坏颈2椎体,向后压迫脊髓。考虑甲状腺滤泡癌颈椎转移癌术后复发,遂行“颈椎肿物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回当地医院行1疗程放疗。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颌面部肿物,开始无伴疼痛、发热、皮温升高。后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进食受影响,不伴发热、盗汗、咯血,不伴夜间疼痛加剧。
【 查体】 专科检查:颜面不对称,左下颌区可见明显肿物膨隆,界限不清,大小约8cm×8cm,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无触痛或触压后出血,无波动感、搏动感。张口度约1.5cm,开口型竖直向下。颈部各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脊柱无压痛,左侧颈部、后颈部分别见长约4cm和6cm的斜行和纵行手术瘢痕,向两侧转头受限。右侧髂骨可扪及一大小约5.0cm×5.0cm肿物,质坚硬,无压痛,与周围分界不清。双侧肌体肌力5级,双侧手脚麻木感,两侧对称。口腔全景片:左侧下颌角区及升支区骨质溶骨性破坏(图1a)。CT检查:左下颌骨升支周围、咀嚼肌深面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肿块大小约5.6cm×5.1cm×5.6cm,密度均匀;下颌骨升支、下颌角骨质破坏,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图1b,图1c)。左翼内肌受侵犯;左侧咽旁间隙受压变窄(图1d,图1e),未见明确侵犯。核磁共振成像:C7及T3椎体左后份结节,考虑转移可能。腰椎正侧位片:右侧骶髂关节上份骨质破坏,结合病史,考虑甲状腺癌骨转移可能性大。 
【 治疗经过】 鉴于患者甲状腺癌的病史较长,肿瘤恶性程度较低,而且患者及其家属要求解决颌面部疾患的愿望强烈,于是转到口腔科作进一步治疗。经过分析、讨论后,为患者行“左下颌骨次全切除术和左下颌骨巨大肿物扩大切除术”;考虑到肿瘤已发生多处转移,患者左下颌骨缺损未予修复。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甲状腺滤泡癌的下颌骨转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颌面部疼痛得到缓解,进食明显改善,术后1周出院。病理检查: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梁索状或滤泡样结构(图2a),滤泡内有胶质。瘤细胞呈圆形,胞浆丰富红染,核小、颗粒状,核分裂象不多见(图2b)。免疫组织化学见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transc**tionfactor,TTF-1)(+)(图2c)、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图2d)、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降钙素(-)、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A,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结合临床病史,符合甲状腺滤泡癌转移。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景***利 持之以恒LV2

写出具体的方案来好给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