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其他
6
0
收藏
分享

肉眼血尿伴低热、腰骶痛

f****9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4-06-09 15:16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3个月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29岁,男性
水肿3个月余,持续肉眼血尿2个月

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出现鼻塞、咽痛(不伴发热),1周后发现双下肢水肿、尿泡沫增多,查尿蛋白(++++),血清肌酐(SCr)正常。服中药汤剂(成份不明)治疗15天后,于2个月前开始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尿呈鲜红色,无血块、血丝;伴腹胀、腰酸及双下肢肌肉酸痛、乏力,无发热。当地医院继续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肉眼血尿持续存在,且血压升高(170/80mmHg)。2月1日查SCr1.49mg/dl,尿素氮(BUN)22.85mg/dl,B超示双肾体积增大故转入我院。患者否认皮疹、反复发热及口腔溃疡病史,无反复腹痛、腹泻病史。从事重体力劳动,常感腰背酸痛。

查体

T37.8℃(入院后体温波动于37.2℃~37.8℃),P90次/分,BP140/100mmHg,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眼底未见异常,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两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未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尿液检查:尿蛋白4.8g/d,尿沉渣红细胞1600万/ml(多形),管型0.2万/ml,白细胞2~3/HP,尿蛋白电泳:分子量>7万13.6%,6~7万80%,<6万6.4%。血液检查:Hb10.6g/dl,网织红细胞0.6%,WBC4700/μl,中性66%,淋巴30%,单核细胞4%,血小板12.7万/μl,C反应蛋白(CRP)50mg/L,血沉(ESR)82mm/h。血清胆红素正常,白蛋白29.1g/L,球蛋白24.2g/L,丙氨酸转氨酶14U/L,天冬氨酸转氨酶24U/L;胆固醇5.87mmol/L,甘油三酯2.03mmol/L,BUN23.8mg/dl,Scr1.46mg/dl,尿酸486μmol/L。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ANA、抗ds-DNA、抗Sm抗体阴性。免疫球蛋白正常,补体C31.02g/L,C40.358g/L。类风湿因子阴性。

辅助检查

双肾B超:左肾125mm×51mm×58mm,右肾119mm×52mm×59mm,皮质回声稍增强。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左心室高电压。X线胸片、肝胆胰脾、心脏超声均未见异常。甲状腺B超未见肿大及占位。肾活检病理:(1)肾小球:14个肾小球,7个阶段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占50%)。肾小球分叶肿胀明显,细胞数140~160个/球,脏层上皮肿胀,较多袢内皮细胞增殖2~4个/袢,系膜区中-重度增宽,系膜细胞2~4个/系膜区,阶段区域系膜细胞堆积,系膜基质明显增多,呈小结节样改变。未见袢坏死。PASM-Masson:少数外周袢阶段分层。(2)小管间质:较多小管扁平、再生,少量小管炎,散在小管基膜增厚。间质小灶性增宽,有纤维化及单个核细胞浸润,一处见较多中性粒细胞。(3)间质血管未见明显异常。免疫荧光:IgA++,IgG+,IgM+,C3+,C1q+弥漫分布,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血管袢。免疫组化分析:CD68+细胞:肾小球内最高19个/球,间质764个/mm2。

【其他】


【个人史、家族史】 无特殊。
【病情分析】 患者为青年男性,上呼吸道感染后起病,临床以肉眼血尿、蛋白尿、高血压伴轻度氮质血症,双肾肿大为特征,肾活检病理组织学特点为肾小球50%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发现肾小球有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份沉积,临床及病理改变符合新月体肾炎(免疫复合物型)。临床首先排除了抗-GBM肾炎,狼疮性肾炎及感染后肾炎。因免疫荧光检查发现系膜区免疫球蛋白以IgA沉积为主,结合临床,符合“IgA肾病”的特点。如果不进一步分析病情,寻找病因,很容易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但仔细分析本例病情特点,发现其并不符合原发性IgA肾病,应该患者持续肉眼血尿长达2个月,而IgA肾病的肉眼血尿为发作性,持续时间往往较短;双肾明显肿大;低热、ESR、CRP增高表明有全身炎症反应;肾活检: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显著,肾组织大量单个核细胞浸润。因此临床应积极寻找继发性IgA肾病的病因,包括:过敏紫癜性肾炎、肝硬化、炎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Reiter’s综合征、感染、肿瘤(如甲状腺腺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等,本例重点排除以下几种疾病:(1)过敏紫癜性肾炎:因患者肾活检组织学见有较多阶段新月体形成,需除外过敏紫癜性肾炎。但患者无皮疹,因此不支持过敏性紫癜的诊断。(2)甲状腺疾病:多种甲状腺疾病(包括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可造成肾脏损害,肾活检病理可为系膜增生(包括IgA沉积)及膜性病变、FSGS样病变等。但如果临床症状较隐匿,易漏诊;此外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如丙基硫氧嘧啶可造成药物相关性血管炎。本例患者无甲状腺疾病病史,甲状腺B超正常,因此排除了甲状腺相关的肾脏病。(3)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s病,仔细询问病史有无肠道症状至关重要,本例无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临床可除外炎性肠病。(4?雪强直性脊柱炎(AS)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症状明显的典型AS及RA病例诊断并不难,但病程早期症状隐匿者极易漏诊或误诊。由于本例为青年男性,有全身炎症反应,必需明确是否有AS。进步询问病史及检查发现,该病人既往有全身肌肉酸痛史4年,晨起腰骶部疼痛、发僵,活动后症状减轻,入院前3个月上述症状加重。体检:腰椎活动度试验正常,向右侧侧弯时感左腰痛。Patrick试验(下肢4字征)阳性,骨盆按压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左骶髂关节间隙消失(图3),骨密度增高;左侧腰椎间关节融合。检验:HLA-B27阴性。至此,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明确。
【最后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肾炎,肾小球50%新月体形成,慢性肾脏疾病(CKD)2期。
【治疗及随访】 给予患者甲泼尼龙(0.5g静滴×3天)联合环磷酰胺(CTX)静滴冲击疗法。治疗后患者肉眼血尿、管型、白细胞逐渐消失,腰酸、乏力逐步好转;随访6个月蛋白尿、血尿减轻,贫血纠正,CRP正常,SCr降至0.97mg/dl,ESR降至28mm/h,目前继续间断CTX冲击治疗。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AS)在中国人群中并不少见,但绝大多数被漏诊,尤其在病程早期较难诊断。AS是一种原发于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的炎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外周的大关节。事实上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一种变异,其好发年龄20~30岁,男性多见(90%为男性)。AS是一种系统性疾病,除关节损伤外,常常合并有不同程度肾外脏器或组织受累,如虹膜睫状体炎或结膜炎(25%);心肌炎(10%),少数患者有主动脉关闭不全和心电图异常。与一般RA不同,AS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常阴性,但多有血沉增快及轻度贫血,典型影像学检查可见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炎征象,如软骨下骨缘模糊,关节间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关节融合。但病程早期X线摄片常难以发现异常,CT或MRI有助于判断早期骶髂关节炎。脊柱表现有椎体骨质疏松和方形改变,椎小关节模糊,椎旁韧带钙化及骨桥形成,晚期有广泛严重的骨化性骨桥,形成“竹节样”改变。AS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当患者出现已下临床征象时,应高度怀疑AS:①年龄40岁以下;腰骶部疼痛和僵硬逐渐加重;活动后疼痛、不适和晨僵可以减轻;症状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背部有晨僵现象。实验室检查(贫血、血沉增快、HLA-B27阳性)及骶髂关节、脊柱影像学检查有助于AS的诊断。本例临床症状、体征、X线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完全符合AS的诊断。AS肾脏损害与RA类似,文献报道的RA相关肾脏病损害病理类型呈现多样化,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三类,一类与原发病直接相关,另一类为治疗药物相关,第三类为肾淀粉样变性。治疗AS的药物导致的肾脏病,国外以金制剂(如英国)、镇痛剂多见,青霉胺引起的肾病国内也有报道,长期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可致肾淀粉样变性(AA型)。与AS直接相关的肾脏损害肾活检病理改变很不均一,可以表现为多种病变类型,以膜性、膜增生性肾炎最多见,轻者单纯系膜增生,严重者可为膜增生性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检查可见不同类型免疫球蛋白如IgG、IgA及补体沉积,反应不同的免疫发病机制参与,如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AS及RA的基本病变是血管炎,在肾脏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阶段新月体形成或伴间质小血管坏死,此过程常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本例临床表现有持续肉眼血尿,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显著、细胞浸润,新月体形成,表明肾小球血管炎的存在,肾组织中大量CD68+细胞浸润表明巨噬细胞直接参与了肾脏损伤,支持肾损害与AS直接相关。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内*********生 新手达人

很好的病例,谢谢分享,赞一个

4****9 新手达人

病例典型,分析透彻,学习了,多谢!

杏*********子 持之以恒LV2

很好很不错的病例,深入

游清浩 肾病内科主治医师

学习了 **。。。。

l****o回复 z****2 : 检查技术完善很重要啊,大医院就是不一样

z****2: 很好,看来把问题想深想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