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42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 不完全性肠梗阻2.先天性巨结肠切除术后复发3. 腔隙性脑梗塞4.高血压3级(极高危)
【治疗方案】巨结肠行肠切除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巨结肠行肠切除术
血常规示:白细胞5.79*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8.10%,淋巴细胞比率31.3%,中性粒细胞数3360^9/L,淋巴细胞数1.810^9/L。生化回报示:GLU3.23mmol/L,立位腹平片示:上腹部大量积气,可见宽大气液平面。
1.中年男性,急性病程;
2.患者6天前无明确诱因感腹部疼痛,阵发性加重,以上腹为重,伴恶心、呕吐,腹胀、排便停止,可少量排气;
3.患者40年前因巨结肠行肠切除术。10余年前甲亢病史已治愈,10年前出现便秘,间断用药。高血压病史4年,血压最高达200/128mmHg,未规律口服药物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病史1年,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4.查体:腹膨隆,左侧腹可见长约20cm纵行瘢痕愈合伤口,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以上腹为重,肝区,双肾区无叩击痛,腹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可及高调肠鸣音;
5.立位腹平片示:上腹部大量积气,可见宽大气液平面。
1.绞窄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恶心、呕吐血性及咖啡样物,排血性便,腹部可见孤立而涨大的肠袢。本例患者6天前无明确诱因感腹部疼痛,阵发性加重,以上腹为重,伴恶心、呕吐,腹胀、排便停止,可少量排气,查体腹膨隆,左侧腹可见长约20cm纵行瘢痕愈合伤口,全腹压痛,以上腹为重,腹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可及高调肠鸣音可以鉴别。
2.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多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突发腹部刀割样剧痛,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立位腹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即可明确诊断。本例患者6天前无明确诱因感腹部疼痛,阵发性加重,以上腹为重,伴恶心、呕吐,腹胀、排便停止,可少量排气,查体腹膨隆,左侧腹可见长约20cm纵行瘢痕愈合伤口,全腹压痛,以上腹为重,腹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可及高调肠鸣音,立位腹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可以鉴别。
1.本例患者6天前无明确诱因感腹部疼痛,阵发性加重,以上腹为重,伴恶心、呕吐,腹胀、排便停止,可少量排气,查体腹膨隆,左侧腹可见长约20cm纵行瘢痕愈合伤口,全腹压痛,以上腹为重,腹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可及高调肠鸣音;上腹部大量积气,可见宽大气液平面,诊断明确。
2.患者入院后予持续胃肠减压,温肥皂水800毫升灌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患者既往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由于肠梗阻治疗早期需要禁食水,故改为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加乌拉地尔100毫克,持续缓慢静点,并定时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调整滴速。
3.通过本例总结经验如下: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者结肠远端无神经节细胞而发生的痉挛性收缩,丧失蠕动和排便功能,而继发肠管扩张,肥厚,主要临床表现为便秘,长期不治疗,可以导致直肠脱垂,并可以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手术治疗是根本方法。本例患者40年前曾手术切除扩张肠管,术后排便正常,每日1次,无便秘。追问病史,患者近10年来,出现便秘,2~3天/次,口服泻药可以缓解,间断应用。患者本次6天未排便,立位腹平片示不完全性肠梗阻,治疗予补液、灌肠、持续胃肠减压,促进肠道蠕动,解除梗阻。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由于肠梗阻后机体出现应激,以及疼痛**,可以导致血压波动,需要严密监测,避免出现高血压脑病及高血压危象。由于禁食水,禁止口服药物治疗,故予乌拉地尔缓慢静点控制血压。乌拉地尔,具有外周与中枢双重降压作用,通过阻断突触α受体,抑制交感神经反馈调节,解除交感神经对血管张力TA受体,从而达到降压目的,并能阻止心律反射性加快。可用于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并可以用于围手术期降压。主要副作用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心律不齐,通常于数分钟内即可消失,少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禁用于主动脉峡部狭窄或动静脉分流的患者。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版权所有:珠海横琴杏林普康综合门诊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全部评论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还会复发?请大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