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其他
17
0
收藏
分享

反复腹痛半年余,腹泻,伴黑便3个月

发布人:

y****d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3-07-23 16:15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57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女性,57岁。
因反复腹痛半年余,腹泻,伴黑便3个月余就诊。

现病史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当地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予以“胃药”治疗,具体不详,效果尚可。3个月前,再次因腹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诊断“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术后腹痛症状好转。近1个月来,腹痛频繁,并出现腹泻,解稀糊状黑便,3~4次/d,不伴有里急后重,偶有便秘。间断发热,最高体温达38.3℃,伴畏寒,无寒颤、盗汗。再次去当地医院就诊,行腹部B超示胆囊切除术后,未见异常,腹腔未见包块;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溃疡,考虑肠克罗恩病。予以柳氮磺胺吡啶及激素治疗,腹痛、腹泻及黑便症状好转,体温曾降至正常。但继后又反复出现腹痛、发热,体温最高至38.3℃,并伴有精神亢奋、情绪不稳定等精神症状。今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倦怠,食欲不佳,仅能进半流食,睡眠较差,小便正常,体重减轻10kg。

既往史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年,3年前行胆囊切除术。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辅助检查

血常规:ESR28mm/h,NEU85.1%,RBC2.76T/L,LYM0.84/L,EOS0.01/L,LYM10.4%,EOS0.1%,HGB77/L,HCT0.248L/L,MCHC310/L。粪便常规隐血(+)、镜检脓细胞(+)。尿常规:尿上皮细胞40.50/μL,尿白细胞48.00/μL,尿红细胞83.10/μL,隐血(+),尿白细胞(+)。血生化:Cl106.8mmol/L,K2.91mmol/L,CRP127.9mg/L,A/G1.1,Mg0.78mmol/L,Ca1.73mmol/L,CR36μmol/L,ALB25.0g/L,TP47.4/L。自身抗体7项全阴性。胸片:主动脉硬化。腹部B超:胆囊已切除;肝、脾、胰未见明显异常。

【其他】


【入院体查】 体温37.3℃,呼吸18次/min,脉搏80次/min,血压98/64mmHg,体重32k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低下,中度贫血貌,自动**,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无色素沉着,未见淤斑及出血点,无蜘蛛痣,无肝脏。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cm处,搏动范围约1.5cm,无震颤及摩擦感,心界不大,心律80次/min,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舟状腹,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未显露。腹肌软,全腹压痛,左上腹有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未扪及包块,墨菲征阴性,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及双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min,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诊疗经过】 患者为中老年女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腹痛、腹泻,伴黑便、发热,呈慢性病程。曾按“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并按“慢性胃炎”、“结肠克罗恩病”进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查体全腹压痛,左上腹有反跳痛,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化验检查呈现贫血、低蛋白血症;大便及尿潜血试验阳性,血沉快、CRP高。外院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多发溃疡,考虑肠克罗恩病,但患者临床上有发热,化验检查血沉快、CRP高,并有现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消耗性疾病改变,不能排除肠结核、淋巴瘤等疾病,有腹部CT检查和进一步肠镜检查的必要,其中内镜下活检获取病理组织诊断依据是关键。胸腹部CT检查:胸廓对称。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可见絮状密度增厚,边缘模糊,临近胸膜局部反应性增厚,双肺门不大。纵隔内未见肿块及肿大淋巴结。无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肝脏、胰腺、脾脏及盆腔未见明显异常。腹腔内肠道结构充盈良好,未见明显肿块影及充盈缺损影。结肠镜检查:送达降乙交界,患者疼痛无法继续进镜。乙状结肠见黏膜糜烂、溃疡,形态不规则,部分黏膜增生。直乙交界以上可见溃疡愈合瘢痕形成,两处溃疡之间可见正常肠黏膜。直肠黏膜未见异常。于乙状结肠病变处行EMR大块黏膜剥离切除溃疡周边增生性组织送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内镜诊断:结肠多发溃疡。内镜黏膜剥离活检:送检(乙状结肠多发性溃疡活检组织)黏膜上皮及腺体组织内见异型淋巴细胞散在弥漫浸润,局部黏膜上皮及腺体坏死,溃疡形成,大量异型淋巴样细胞弥漫增生浸润;异型细胞胞体中等偏大,核圆形、多角形,核深染,核仁可见,可见核分裂像;部分区域可见少量残存的淋巴滤泡结构。免疫组化(见图3):瘤细胞CD20(-),CD79a(-),CD45RO(+),CD3(+),CD56(+),TIA1(+),Ki267(+,40%);CD21(可见少量生发中心结构)。病理组织学诊断: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
【病例讨论】 本病有如下特点:①中老年女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腹痛、腹泻,伴黑便、发热,呈慢性病程;②体查全腹压痛,左上腹有反跳痛,无浅表淋巴结肿大;③化验检查贫血、低蛋白血症;大便及尿潜血试验阳性,血沉快、CRP高;④胸部CT可疑肺炎、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多发溃疡,上腹B超发现胆囊结石,但按上述疾病对症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并不能缓解,并反复出现发热、并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消耗性疾病改变。进一步检查发现,结肠多发溃疡是主要病症,但肠克罗恩病、结核及淋巴瘤并不易鉴别。因此,病理检查是关键,但患者曾多次就诊,肠镜虽发现病变但活检并无阳性诊断结论。该例患者终因肠镜下黏膜剥离大块组织活检明确诊断,确诊为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ITCL)是多发于小肠的一种特殊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类淋巴瘤少见,占消化道淋巴瘤不足10%。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临床常有发热、贫血、慢性腹痛、腹泻,体重减轻、急性肠穿孔或慢性多发的小肠溃疡、反复出血等。因EITCL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组织学病理学上,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大体表现为线状或圆形溃疡,常为多发性伴穿孔。组织活检很难确诊,镜下多见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伴组织坏死,部分有少量非典型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免疫组化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免疫学表型CD3、CD43、TIA21表达阳性。本病需与黏膜相关性淋巴瘤(MALTT)鉴别,后者是胃肠道最常见的低度恶性B细胞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性淋巴瘤患者年龄偏大,多有肿块,与本病相符,但免疫组化MALT为B细胞标记阳性,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为T细胞或伴有细胞毒性标记阳性。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z****0 新手达人

不错的病历 记录详细

刘***额 新手达人

好病历,详细,规范,学习了

D*********8 新手达人

好病历,详细,规范,学习了

y****p 我爱企鹅

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各种胃肠相关性淋巴瘤诊断越来越多了。

t****3 新手达人

这人胆囊有2个吗?

y****p 我爱企鹅

学习了,谢谢。

l****8 实名认证

临床肠镜下要注意鉴别了

w****y 实名认证

学习了!

y*********l 实名认证

学习了,谢谢楼主。

j****5 新手达人

'學習了

s****4 新手达人

下一步如何治疗?

e****j 持之以恒LV1

谢谢楼主,提供这么好的病例!

k****8 我爱企鹅

谢谢楼主详细的资料

z****9 新手达人

非常好 本身淋巴瘤的诊断就是比较困难的 很多时候都是排它的结论。早期淋巴瘤如能有活检免疫组化是非常关键的。

a****1 新手达人

真心赞成楼主的认真

林齐发 普通内科医师

讲得好详细。增长知识。

F****8 新手达人

典型病例,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