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其他
0
0
收藏
分享

椎管减压术后腹泻

l****2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4-05-14 09:59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78岁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男性,78岁。
因脊椎狭窄行椎管减压术。患者在手术期应用头孢唑啉抗感染治疗,持续应用至术后48h.术后第4日,患者开始出现稀便。术后第5日,症状加剧,出现腹痛及腹胀,大量水样便,其仍无发热但白细胞计数增高。

查体

T:37.2℃,P:98次/分,R:18次/分,BP:110/62mmHg
头颅和五官:正常。肺部:正常。心:节律规整,S1及S2均正常。胸骨右上缘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部:中度腹胀,全腹弥散性压痛,叩鼓音,肠鸣音亢进。
白细胞18300/μl,带状核细胞14%,分叶核细胞81%,淋巴细胞5%,血细胞比容34.2%,血小板189000/μl.血钠:136mEq/l,血氯:103mEq/l,血钾:3.6mEq/l,碳酸氢根:22mEq/l,尿素氮:30mg/dl,肌酐:1.9mg/dl.

【其他】


【求助】 问题1引起患者腹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 艰难梭菌是一种厌氧、革兰阳性芽孢杆菌,因其难以生长而得名。艰难梭菌可以产生一种肠毒素(毒素A)和一种细胞毒素(毒素B),这些毒素侵袭黏膜固有层,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造成结肠损伤。严重的患者可通过坏死物质及脓性渗出物质引起的黏膜溃疡。这些物质可形成伪膜,结肠镜检查可发现黄色或白色小斑块,这就是常说的伪膜性肠炎或中毒性巨结肠,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其发生率只有5%,但病死率高达65%.有研究表明,除应用抗生素外,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的严重性、留置胃管、抗酸药物的使用、住ICU以及长时间住院。许多患者可有艰难梭菌寄生,然而很少发展为疾病状态。一项研究指出,无症状携带者体内血清抗艰难梭菌毒素A的Ig***平比活动性炎症患者高3倍。尽管几乎每种抗生素均与艰难梭菌感染有关,但最常见的是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克林霉素。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泻(有时为大量的)、腹痛(绞痛)、腹胀、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增高。有时白细胞增多和伴随的带状核细胞增多可能非常显著。有时症状不典型,如不明原因的发热或无典型的腹泻却表现为肠梗阻。大便可为黏液性或便替血阳性,但很少有肉眼可见的血便。中毒性巨结肠的X线特性包括结肠扩张和结肠壁指纹征;还可表现为小肠充气性肠襻。诊断中,酶联免疫法因其快速而特异的优点而作为常用检测毒素A或B的手段,但不够敏感(一些试验中为63%)。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培养细胞毒素分析。该方法较其他方法慢,需培养24~48h,但其敏感性优于酶联免疫法。常规便培养既耗时又对发现艰难梭菌菌株的特异性差,其优点在于可以通过菌株分型以寻找疾病暴发的原因。主要治疗措施为停用抗生素并口服甲硝唑。甲硝唑很少无效,如无效则予口服万古霉素。对于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可静脉应用甲硝唑;因其通过胆汁排泄,故结肠可达到足量的治疗浓度。对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甲硝唑可加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消胆胺4g,每日4次,连续用1~2周可结合艰难梭菌素毒素,对复发患者或对初始治疗反应差的患者可联用消胆胺和抗生素。由于消胆胺可与抗生素结合,故两者间隔2~3h给药。应避免使用抑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因为其可以延迟结肠排除毒素并可增加发生毒性巨结肠的危险。本例患者开始酶联免疫法检查阴性,但由于临床高度怀疑艰难梭菌感染,故据经验应用了甲硝唑。最初24h内症状显著改善,甲硝唑250mg,每日4次,持续应用10日。事实表明感染期间从未出现发热是老年人的典型表现,老年人经常有感染但无发热。临床要点引起术后腹泻的原因除艰难梭菌感染外包括:留置胃管、高渗液体如山梨醇(茶碱和西咪替丁)以及药物副作用(尤其是抗生素)。艰难梭菌感染可以出现结肠以外的表现,包括小肠受累、反应性关节炎、菌血症、脑病、蜂窝织炎和骨髓炎。严重艰难梭菌感染可导致中毒性巨结肠、电解质紊乱、低白蛋白血症、肠穿孔,甚至死亡,故必须积极治疗。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