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0
0
收藏
分享

李斯特菌感染二例

2****2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5-15 09:34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

【病案介绍】

主诉

病例1 患儿,男,8岁10个月 病例2 患儿,男,1岁6个月
病例1 因“牙龈出血2d,发热1d”于2013年4月21日入院。 病例2 因“发热、咳嗽1周”于2014年4月13日入院。

现病史

病例2 患儿1周前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后出现发热,热峰39℃,偶咳嗽,外院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予“头孢替安0.8 g、喜炎平2 mL”1次d,静脉滴注2d,仍发热,伴阵发性哭闹。

辅助检查

病例1 热峰40℃,伴头痛,查血常规白细胞(WBC)239.9x109/L,血红蛋白(Hb)120 g/L,血小板(PLT)64x109/L,涂片中原始、幼稚细胞明显增高,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骨髓形态学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幼淋巴细胞0.912。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病例1 予头孢甲肟40 mg.kg-1.次-1,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等治疗仍发热,4月24日血培养见阳性菌生长,联合万古霉素(10 mg.kg-1.次-1,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4月25日血培养回报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青霉素敏感,停用头孢甲肟,联合万古霉素和青霉素10万单位.kg-1.次-1,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 患儿精神萎,有头痛,颈部抵抗,行脑脊液检查示WBC 600x106/L,多核细胞0.87,蛋白0.51 g/L,葡萄糖3.92 mmol/L,氯化物126 mmol/L,至5月3日仍发热,改为青霉素联合美罗培南(40 mg.kg-1.次-1,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 5月6日起体温下降,5月9日复查脑脊液WBC 105x106/L,单个核细胞1.0,葡萄糖2.84 mmol/L,蛋白0.27 g/L,氯化物124 mmol/L,停用美罗培南,继用青霉素,脑脊液及血培养阴性,5月17日脑脊液白细胞16x106/L,单个核细胞1.0,葡萄糖2.94 mmol/L,蛋白0.35 g/L,氯化物124 mmol/L,5月20日出院,未再复发。 病例2 腹部B超为“肠套叠”, 予“空气灌肠复位”,并给予头孢唑肟0.g和阿奇霉素100mg,1次d,静脉滴注3d,热峰未降,来我院就诊。 4月12日查血常规:WBC22.45x109/L,中性粒细胞0.71,C-反应蛋白(CRP)48 mg/L,收入病房。病程中患儿食纳欠佳,粪便黄色稀糊样,1~2次d。患儿神志清楚,精神略萎,颈软,咽充血。 予头孢甲肟(40 mg.kg-1.次-1,每12小时1次)联合红霉素(30 mg.kg-1.次-1,1次d)静脉滴注2d,仍发热,且嗜睡。4月15日头颅CT示脑沟池增宽;4月16日脑脊液检查WBC 980x106/L,多核细胞0.85,糖3.25 mmol/L,蛋白0.21 g/L,氯化物121 mmol/L,予万古霉素(10 mg.kg-1.次-1,每6小时1次)联合美罗培南(40 mg.kg-1.次-1,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5d,仍发热,热峰38.6℃,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正常范围。 4月20日血常规WBC 20.34x109/L,中性粒细胞0.632,CRP<8mg/L,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青霉素敏感,停用万古霉素,联合青霉素(10万单位.kg-1.次-1,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及美罗培南治疗5d,仍发热;4月25日复查脑脊液WBC 420x106/L,多核细胞0.80,葡萄糖2.83 mmol/L,蛋白0.18 g/L,氯化物124 mmol/L,血常规示WBC13.734x109/L,中性粒细胞0.606,CRP<8mg/L,继续治疗5d热退; 4月30日脑脊液及血培养培养阴性;5月11日复查脑脊液WBC 50x106/L,多核细胞0.35,蛋白0.30 g/L,糖2.49 mmol/L,氯化物128 mmol/L,5月14日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无异常。

【其他】


【讨论】 李斯特菌有七个菌种,其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引起人畜共患李斯特菌病的病原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在动物养殖场广泛存在,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动物容易食人该菌,多经过污染食品传染给人类,平时应注意乳制品、肉制品等的管理。 在人类多引起孕妇、新生儿、老年人和免疫缺陷患者的李斯特菌病,也可见于健康儿童和成人,临床表现为败血症和/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或不伴多器官功能障碍。 Lm为细胞内寄生的条件致病菌,主要依靠细胞免疫清除,细胞免疫缺陷是Lm的易患因素,食用存储不当及生冷饮食是诱发因素,本文2例患儿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正常,否认食用不当食品,但例1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例2为肠套叠空气灌肠后,脑脊液符合化脓性脑膜炎改变,脑脊液或血培养回报提示Lm,诊断明确。 Lm脑膜炎在欧美国家相对多见,在我国等亚洲国家报道不多,但Lm脑膜炎致残率和病死率高仍需警惕,对于易感人群化脓性脑膜炎治疗选择抗生素方案时需要覆盖Lm,一般Lm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敏感,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万古霉素。尽管Lm对大多常用抗菌药物敏感,但治愈率仅70%,可能与Lm为细胞内寄生菌,很多抗菌药物难以渗人有关。 本文2例患儿开始使用头孢甲肟或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仍有发热,脑脊液或血培养回报后,例1改用青霉素联合万古霉素治疗仍发热,后改用青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后热退,例2直接改用青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后热退,治疗后复查脑脊液基本恢复正常,随访未再发。 有文献报道,186株来源于食品中的Lm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逐年增加,并发现了耐万古霉素菌株也有指南推荐用美罗培南治疗Lm脑膜炎,本文2例联合青霉素和美罗培南后取得较好效果,治疗4周左右出院,符合Lm脑膜炎推荐的4-6周疗程。因而,对于易感人群化脓性脑膜炎应注意覆盖Lm,免疫正常人群经验治疗效果不佳时注意Lm感染可能。 总之,Lm脑膜炎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尤其是在人群发病率明显增高,特别是健康儿童和成人也可以发病的情况下,应注意饮食卫生,一旦发病应及时正确治疗,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