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0
0
收藏
分享

间断气短、喘促一例

发布人:

王铎钢中医科-中医综合科 医师

更新时间:2018-11-06 14:32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74岁

【病案介绍】

主诉

间断气短、喘促3年,加重1日。

现病史

患者3年前因肺气肿出现来反复出现活动后气短、喘促症状,自行服药治疗,服药后略缓解,3年来气短、喘促呈进行性加重。2月前患者出现咳嗽咳黄色粘痰症状,患者未系统治疗,昨日夜间患者突然气短、喘促加重,今日患者症状进一步加重,故来诊。现症见:气短、喘促,呼多吸少,气不得续,时有咳嗽、可黄色粘痰,精神萎靡,不能正确问答,记忆力减退。双下肢浮肿,肢冷,面青唇紫夜眠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

肺气肿病史3年,冠心病史3年,平素口服拜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高血压病史3年,间断服用拜新同。

查体

T:36.6℃,P:102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
T:36.6℃ ,P:102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萎靡,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巩膜无黄染及皮疹和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形态正常,五官端正,面青,口唇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扪及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明显增宽及缩窄,两侧呼吸动度一致,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呼吸音弱,可未闻及湿啰音及痰鸣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律10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及,肝肾区无叩痛。外周血管未见异常。**外生殖器未查。脊柱无畸形,四肢关节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Babinski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浮肿,指压迹(+)

辅助检查

肺CT: 双肺间质性改变伴炎症。肺气肿双肺胸腔积液 左侧夜间积液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下壁)。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肺炎 2.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Ⅲ-Ⅳ级

鉴别诊断

1.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等症状。X线胸片可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2.肺癌:常有吸烟史。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症状。血白细胞计数不高,痰中若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后炎症不易消散,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必要时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   3.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相似。随着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佂。X线片显示脓腔及液平面。   4.肺血栓栓塞: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X线胸片示局部肺纹理减少,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可帮助进行鉴别。

诊治经过

内科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常温,留陪护一人,日一次测血压。完善相关入院检查,明确诊断。抗炎、化痰、改善气道通畅。纠正心衰,抗凝、抗动脉硬化,改善供血治疗。

诊断结果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萎靡,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巩膜无黄染及皮疹和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形态正常,五官端正,面青,口唇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扪及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明显增宽及缩窄,两侧呼吸动度一致,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呼吸音弱,可未闻及湿啰音及痰鸣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律10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及,肝肾区无叩痛。外周血管未见异常。**外生殖器未查。脊柱无畸形,四肢关节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Babinski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浮肿,指压迹(+)

【分析总结】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萎靡,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巩膜无黄染及皮疹和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形态正常,五官端正,面青,口唇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扪及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明显增宽及缩窄,两侧呼吸动度一致,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呼吸音弱,可未闻及湿啰音及痰鸣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律10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及,肝肾区无叩痛。外周血管未见异常。**外生殖器未查。脊柱无畸形,四肢关节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Babinski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浮肿,指压迹(+)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