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
6
2
收藏
分享

关爱孩子身心健康,避免童年孤独症发生

肖攀攀精神心理科-精神科 主任医师

更新时间:2022-04-01 10:30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8岁,学生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童年孤独症;2.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后

【治疗方案】予“利培酮片(维思通)0.5mgbid、丙戊酸钠缓释片0.25gbid”稳定情绪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平稳

【病案重点】1.童年孤独症;2.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后

【病案介绍】

主诉

自幼主动言语少,情绪不稳、易发脾气2年余,加重2月

现病史

患者自幼少与别人讲话,只跟家人玩,学东西较同龄人慢,饿了不主动说,少主动提要求,缺少情感表达。平时表现好动,有时难以保持安静,不停活动。有时路过看到一样东西后,会重新跑回去看,重复多次。喜欢反复玩爸爸的耳朵。喜欢玩手机,强制拿掉手机时会**、发脾气。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诉其上课不遵守纪律、好动、学习成绩差,读完一年级后休学至今。2017-05哥哥去外地读书,2017-07患者渐起莫名出现烦躁、发脾气,表现为砸东西、**等,程度较轻。于2017-11-14至2017-11-25于昆明南大脑科医院住院治疗,当时诊断“精神发育迟滞”,予“小儿智力糖浆、地牡宁神口服液、多动宁胶囊、利培酮口服液0.5mg/n”治疗后好转出院。2018-09-06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无法站立,于2018-09-07至2018-10-11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情绪显烦躁,经常发脾气,入院后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 45.3mg/L,IgG指数 1.3,视频脑电图示背景节律较同龄儿童慢化,头颅MR示右侧顶叶皮层下异常信号,颈椎、胸椎、腰椎MR示多发脊髓内异常信号,考虑炎症所致。当时诊断“1、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2、器质性精神行为异常”,予头孢曲松、更昔洛韦联合抗感染,予免疫球蛋白治疗,甲强龙冲击治疗3轮,予奥氮平、舍曲林、吡拉西坦对症治疗后,患者双下肢活动如常并出院。出院后患者情绪烦躁加重,经常无明显诱因出现发脾气,用手拍打自己的腿,甚至用头撞墙,抓伤自己的皮肤,整个过程未出现意识不清、双目上视、二便失禁,持续20min至半小时后会自己慢慢平静下来。于2018-11-19至2018-11-27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查并住院治疗,诊断同前,予丙戊酸、奥氮平、舍曲林调节情绪,予口服**及硫唑嘌呤抑制免疫,予免疫球蛋白治疗,复查椎骨MR较前好转,脑脊液IgG指数 0.65。出院后情绪烦躁未见改善,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住院治疗。近期睡眠可,饮食、二便正常。

既往史

否认躯体疾病史,否认头颅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昏迷/抽搐史,否认性病史,否认传染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规范 [补充说明] 。
个人史:兄弟姐妹共2人,排行第2。孕时母亲健康;孕期:足月;生产方式:顺产;出生时无窒息缺氧,Apgar评分不详。
家族史:父母两系三代中,否认有神经、精神疾病或免疫性疾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或与患者类似疾病的患者。

查体

T:36.6℃,P:78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
T:36.6℃ ,P:78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双肺清音,未及干、湿啰音,心律齐,HR78 次/分,各瓣膜区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
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5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查多克征、普赛征(+),余病理征(-)。颈软,脑膜**征阴性。
精神检查:意识清,精神可,满月脸,接触被动、欠合作,不语,躺在床上自顾自玩手机,不搭理人,思维内容欠暴露,暂未引出幻觉、妄想症状。情绪不稳,拿掉手机后表现烦躁。好动,时不时站起来抓爸爸的耳朵。无自知力。

辅助检查

无特殊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童年孤独症;2.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后。

诊断依据

1.患者为8岁男童,慢性起病,社会功能受损。
2.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个人史:约24个月会说简单的词语,自小缺少情感表达。
3.病史中主要表现为自幼主动语言少,有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障碍,语言交流障碍,情绪不稳,易发脾气,时有打自己等自伤行为。
4.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可见满月脸,双侧巴氏征、查多克征、普赛征(+)。
5.精神检查主要查及不语、不关注入、情绪不稳等症状。

鉴别诊断

1.双相情感障碍:支持点:患者情绪不稳、易发脾气2年余。不支持点:患者无心境高涨、夸大言语、精力增加等典型症状,仅表现为情绪不稳,故不考虑。
2.精神分裂症:支持点:患者行为紊乱,间有用手拍打自己的腿、用头撞墙、抓伤自己的皮肤等表现。不支持点:患者思维内容欠暴露,未引出幻觉、妄想症状,故暂不予考虑。

诊治经过

经三级医师查房后 明确诊断,治疗上在既往用药方案“丙戊酸钠缓释片 、奥氮平、舍曲林、**片及硫唑嘌呤”的基础上调整用药,予“利培酮片(维思通)0.5mgbid、丙戊酸钠缓释片0.25gbid”稳定情绪,**片及硫唑嘌呤沿用既往用量。经治疗后患者情绪较前稳定,出院时情况:患者仍少关注入,偶尔可作简单对答,自顾自玩手机,无明显躯体不适,睡眠、二便正常。精神检查:意识清,精神可,接触被动、欠合作,不语,不关注入,思维内容及内心情感体验欠暴露。情绪不稳,不满足其要求则表现易激惹。无自知力。

诊断结果

1.童年孤独症;2.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后。

【分析总结】


患者在发育早期起病,自幼主动语言少,有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障碍,语言交流障碍,以动作或行为而不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童年孤独症诊断明确。结合患者病史,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后的诊断明确。
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症状目前仍以Kanner三联征为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以及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孤独症的治疗主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训练教育,行为矫治和药物治疗,需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治疗工作。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解瑞连 妇产科综合医师

童年孤独症现在不少,集聚5-8岁,原因不明

赵建宗 中医儿科副主任医师

这-般都与家庭环境和家人管理有关,所以治疗需要家属与医生共同协作会更好。

高怀娥 妇产科综合主治医师

很好的病例,在学习

周春英 心理咨询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而被诊断为童年孤独症,并且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表现的沟通能力和社会功能障碍,看来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生长经历对他有着直接的影响。建议她出院后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行为行为干预,做家庭心理治疗比较好。

胡波娜 心理咨询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很好的病例分析,学习了

李如玉 精神科主任医师

很好的病历分享!在临床上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