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9
0
收藏
分享

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潘乐乐妇产科-妇产科综合 医师

更新时间:2016-12-10 13:22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47岁,福建籍

【病案介绍】

主诉

【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6岁,
【 主诉】 因“反复结节性皮炎9年,右侧肢体乏力3年,再发伴吞咽困难4个月”于2011年5月3日收住我科。
【 现病史】 患者9年前出现全身皮疹,以四肢、背部为主,为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曾出现左侧上臂皮下包块,后自行消退。当时查血常规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百分比0.34,绝对值2.9×109/L),曾在我院皮肤科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仍有复发。3年前(2009年11月16日)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拟诊“脑梗死”曾在我科治疗,当时杏血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9,绝对值2.9x10'/L.查头颅MRI提示:左额颞叶、侧脑窜基底节区多发小灶新鲜梗死病灶(图1,2)。右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多发陈旧性梗死病灶。予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羟基尿片等治疗,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有所减少(百分比0.13.绝对值1.1×109/L),偏瘫症状好转,遗留右侧肢体轻瘫。本次因“右侧肢体乏力加重伴吞咽困难4个月”而再次入院。查头颅MRI示:两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软化灶。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
【 体格检查】 血压125/7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肢体痛觉对称,右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丘疹、结节,大部分已经破溃,表面有血痂,伴有抓痕。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47,绝对值5.8×109/L;余指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7mm,超敏C反应蛋白O.81mg/L,类风湿因子<20U/flll.血免疫球蛋白E>3000U/ml;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免疫学正常。粪便检查未见寄生虫虫卵。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B超及肌电网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之后)重度狭窄,前交通开放,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头颅MRA:丽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显示不清,两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可见;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图3),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经患者同意。行患处皮肤病理***组织检查:皮肤颗粒层水疱,疱内见个别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皮及真皮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4)。
【 初步诊断】 结合上述病史特点,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hypereosinophilicsyndrome,IHES),脑梗死,脑动脉炎。
【 讨论】 IHES由Hardy和Anderson于1968年首先提出,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m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伴多种脏器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该病可侵犯多个系统,神经系统病变少见。其诊断标准包括:(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5×109/I.),并持续6个月以上;(2)出现多系统脏器损害,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3)不能找到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病因。本例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IHES临床以哮喘、心脏受损常见,但如本例以皮疹和脑梗死为主要表现者临床罕见。患者皮疹特点为全身份布反复发作的结节性斑丘疹,伴瘙痒,皮下出现包块,可消退。皮肤***组织检查可见表皮及真皮嗜酸性细胞浸润。患者神经系统损害主要累及脑动脉,而周围神经未见损害。头颅MRI显示两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基底节区呈斑点状,斑片状多发病灶,病灶新旧不一。DSA显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但未见斑块。血管影像及头颅MRI符合脑动脉血管炎。病理检查发现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推测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脑动脉的炎症反应。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未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炎非活动期,或激素治疗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IHES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故预后较差。治疗措施应个体化,以达到控制器官损害。延长生存期为目的。目前临床以免疫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现病史

患者缘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痛,左下肢麻木、疼痛,劳累后加重,在私人诊所多次就诊,具体诊治不详,疗效差。一直未正规治疗,病情迁延未愈,有加重趋势。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痛,左下肢麻木、疼痛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行走困难,夜间睡眠差,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入院治疗。发病以来,患者精神一般,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

查体

腰椎向左侧弯,腰3横突压痛,以左侧为重,L4/5、L5/S1棘突间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

辅助检查

直腿抬高试验:左:50°,右:60°;踇背伸肌力:左:Ⅳ级,右:Ⅳ级;踝背伸肌力:左:Ⅳ级,右:Ⅳ级;“4”字征(+),左小腿后侧及左足底部皮肤感觉减弱,左下肢肌肉萎缩,左膝踝反射消失,右膝踝反射减弱,巴宾斯基征(-)。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治经过

1、骨科二级护理,普通饮食,卧床休息。2、完善血、尿、粪常规,生化,心电图,胸部平片等相关住院检查。3、做好入院指导及术前准备工作,经上级医生同意,择期行腰椎微创介入手术,目前先予脱水、止痛、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腰围护腰,卧床休息。效果:病情明显好转

【其他】


【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6岁,
【 主诉】 因“反复结节性皮炎9年,右侧肢体乏力3年,再发伴吞咽困难4个月”于2011年5月3日收住我科。
【 现病史】 患者9年前出现全身皮疹,以四肢、背部为主,为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曾出现左侧上臂皮下包块,后自行消退。当时查血常规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百分比0.34,绝对值2.9×109/L),曾在我院皮肤科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仍有复发。3年前(2009年11月16日)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拟诊“脑梗死”曾在我科治疗,当时杏血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9,绝对值2.9x10'/L.查头颅MRI提示:左额颞叶、侧脑窜基底节区多发小灶新鲜梗死病灶(图1,2)。右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多发陈旧性梗死病灶。予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羟基尿片等治疗,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有所减少(百分比0.13.绝对值1.1×109/L),偏瘫症状好转,遗留右侧肢体轻瘫。本次因“右侧肢体乏力加重伴吞咽困难4个月”而再次入院。查头颅MRI示:两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软化灶。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
【 体格检查】 血压125/7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肢体痛觉对称,右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丘疹、结节,大部分已经破溃,表面有血痂,伴有抓痕。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47,绝对值5.8×109/L;余指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7mm,超敏C反应蛋白O.81mg/L,类风湿因子<20U/flll.血免疫球蛋白E>3000U/ml;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免疫学正常。粪便检查未见寄生虫虫卵。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B超及肌电网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之后)重度狭窄,前交通开放,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头颅MRA:丽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显示不清,两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可见;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图3),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经患者同意。行患处皮肤病理***组织检查:皮肤颗粒层水疱,疱内见个别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皮及真皮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4)。
【 初步诊断】 结合上述病史特点,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hypereosinophilicsyndrome,IHES),脑梗死,脑动脉炎。
【 讨论】 IHES由Hardy和Anderson于1968年首先提出,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m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伴多种脏器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该病可侵犯多个系统,神经系统病变少见。其诊断标准包括:(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5×109/I.),并持续6个月以上;(2)出现多系统脏器损害,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3)不能找到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病因。本例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IHES临床以哮喘、心脏受损常见,但如本例以皮疹和脑梗死为主要表现者临床罕见。患者皮疹特点为全身份布反复发作的结节性斑丘疹,伴瘙痒,皮下出现包块,可消退。皮肤***组织检查可见表皮及真皮嗜酸性细胞浸润。患者神经系统损害主要累及脑动脉,而周围神经未见损害。头颅MRI显示两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基底节区呈斑点状,斑片状多发病灶,病灶新旧不一。DSA显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l段病变,内膜不光整,分支血管显影欠清,但未见斑块。血管影像及头颅MRI符合脑动脉血管炎。病理检查发现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样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推测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脑动脉的炎症反应。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未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炎非活动期,或激素治疗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IHES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故预后较差。治疗措施应个体化,以达到控制器官损害。延长生存期为目的。目前临床以免疫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万龙 脊柱外科医师

可以先用理疗治疗一段时间,效果可以的话就不用微创,也可以行**,电疗,效果也可以。时间大约需要15天左右。最主要的是患者要配合好,不然什么治疗都是无效的。

潘******拿 实名认证

不用CT、核磁什么的,可以直接复位,我们已治愈几千例,L4--S1只需一次复位,注意休息半月即可,不要吃药**等等。无痛无副作用

b****1 我爱企鹅

牵引+针灸

z****7 新手达人

没有影像学检查,最次要个CT支持诊断啊

潘乐乐楼主 妇产科综合医师

回复 5楼 wuhaomy123

w****3 新手达人

连CT都不做,是怎么诊断的,骗爱爱币来了!

锦*** 蓝钻晋级

这些帖子不适合在中医区 你中午前转到合适板块吧。 谢谢

潘乐乐楼主 妇产科综合医师

患者 *** 女 48岁 主诉:腰部酸痛伴左下肢放射痛20天 。 查体:腰肌紧张,L3横突压痛,左臀上皮神经压痛,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膝踝腱反射减弱,左踝关节背伸肌力减弱,左踇背伸肌力减弱。腰部CT示:L3/4间盘膨出,L4/5间盘突出。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后行局麻下“L4/5间盘内外射频热凝消融术”。 治疗效果:有明显好转,酸痛感消失。

潘乐乐楼主 妇产科综合医师

患者洪某,男性,47岁,福建籍 主 诉:腰部酸痛伴左下肢麻痛半年余,加重10天。 现病史:患者缘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痛,左下肢麻木、疼痛,劳累后加重,在私人诊所多次就诊,具体诊治不详,疗效差。一直未正规治疗,病情迁延未愈,有加重趋势。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痛,左下肢麻木、疼痛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行走困难,夜间睡眠差,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入院治疗。发病以来,患者精神一般,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 检查:腰椎向左侧弯,腰3横突压痛,以左侧为重,L4/5、L5/S1棘突间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50°,右:60°;踇背伸肌力:左:Ⅳ级,右:Ⅳ级;踝背伸肌力:左:Ⅳ级,右:Ⅳ级;“4”字征(+),左小腿后侧及左足底部皮肤感觉减弱,左下肢肌肉萎缩,左膝踝反射消失,右膝踝反射减弱,巴宾斯基征(-)。 初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1、骨科二级护理,普通饮食,卧床休息。2、完善血、尿、粪常规,生化,心电图,胸部平片等相关住院检查。 3、做好入院指导及术前准备工作,经上级医生同意,择期行腰椎微创介入手术,目前先予脱水、止痛、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腰围护腰,卧床休息。 效果:病情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