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0
0
收藏
分享

颈椎间隙感染、颈椎结核?

j***d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7-02-23 16:13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27岁,从事渔业买卖。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女,27岁,从事渔业买卖。
颈肩部疼痛1个月,双上肢疼痛半个月于2014年9月15日入院。

现病史

患者入院前1个月出现颈肩部疼痛,有时呈痉挛性,并出现发热,体温39T,于北京某社区医院诊断为“落枕”,治疗(不详)10d后体温恢复正常。 发病第3天于北京某医院行颈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未见异常。半个月前患者出现双上肢疼痛,就诊于新乐县医院,于2014年9月12日行颈椎核磁共振(MRI)检查示:“椎体间信号异常改变”。后转人我院。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脊柱外科手术史、无外伤史,近期未行医源性侵人检查,无糖尿病、肝硬化、艾滋病史,无结核病史,无长期类固醇药物应用史,无静脉药物滥用。

查体

体温:36.6℃。全身皮肤、黏膜未查及感染灶,颈部活动受限,伸屈活动明显受限。颈后部压痛明显。双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57mm/1h,白细胞计数(WBC)8.59x109/L,中性粒细胞0.651,尿常规正常。血布鲁杆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及布鲁杆菌试管凝集试验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影像学检查:胸片正常。 颈椎X线片示:C5<6椎间隙变窄,椎体缘稍模糊,椎前软组织稍肿胀(图1A)。 颈椎CT平扫示:C5-6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缘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影,边缘模糊,相邻椎体终板骨质破坏。 颈椎MRI示:椎前软组织弥漫性肿胀,C5-6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破坏,呈长T1长T2信号影,椎旁软组织肿胀,椎管狭窄。 印象:C5-6椎体炎性病变,考虑结核可能性大(图2A)。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颈椎间隙感染、颈椎结核?

诊治经过

考虑给予抗结核治疗和病灶清除术。术前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四联抗结核治疗1周,期间予止痛对症治疗,颈部制动并严格卧床休息。 9月2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图1B)。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后,用大量等渗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病变椎间隙。 术中见C5>6颈前筋膜增厚,软组织肿胀,呈炎性反应,质地较脆,椎间隙破坏,部分椎体破坏,髓核退变、脱水,并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呈淡黄色,稀薄,未突破后纵韧带。 术中取炎性渗出物送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术中刮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继续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四联抗结核治疗。 术后第5天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阴沟肠杆菌阳性,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多种药物敏感。 术后病理报告:急、慢性炎症(图3),免疫组化:CD56(-)、CD38(+)、CD138(+)、CD3(+)、CD20(+)、K(+)、x(+)、MUM1(+/-)。联系血液科排除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10月8日北京康圣环球公司全血干扰素7检测试验回报阴性,进一步排除了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可能性。 本院感染科会诊:考虑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性小,最后诊断为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原发性颈椎间盘炎。 本地区阴沟肠杆菌对链霉素敏感,停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单药链霉素肌肉注射治疗至10月10日。 10月10日实验室检查:ESR58mm/1h;C-反应蛋白(CRP)2.88mg/L;WBC8.64x109/L;中性粒细胞0.533。10月12日患者出院。 术后随访5个半月,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未出现颈肩部疼痛、发热等不适。 术后5个半月复查:ESR11mm/1h;CRP0.5mg/L;颈椎X线片示:颈椎术后改变,椎间植骨已融合(图1C);颈椎MRI:C5-6椎体前方及椎体内可见内固定,相邻椎间隙模糊,余椎体附件结构正常,椎旁软组织无肿胀,结构清晰(图2B)。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