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0
0
收藏
分享

右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常规拔管失败一例

y****k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6-12-27 11:07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51岁

【病案介绍】

主诉

入院后予炎琥宁、痰热清,以及补液等治疗。当日下午患者体温再次升至39℃,伴明显寒颤、畏寒,立即抽血培养。血白细胞4.05x109/L,中性粒细胞0.441、单核细胞0.136、嗜酸粒细胞0.020,未见异形淋巴细胞、中毒颗粒、幼稚细胞。红细胞沉降率10mm/1h;肿瘤标志物均阴性;降钙素原0.199pg/L,ALT50U/L,AST54U/L;C-反应蛋白21.6ug/L,抗链球菌溶血素O282U/mL,类风湿因子阴性,其他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均正常,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阴性,伤寒、副伤寒抗体阴性,抗HIV抗体阴性。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心脏、腹部、泌尿系统彩色超声检查未见异常。颈部彩色超声检查示: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者位于右侧颈部,大小约1.7cm×0.5cm。PPD试验阴性。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提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窦组织细胞为主。8月12日报告血培养革兰阳性菌,遂予美洛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抗感染治疗,但患者发热、寒颤至8月15日仍无明显缓解,最高体温达39.5℃,8月13日、8月15日于寒颤、发热时再次抽血培养。8月15日所留血标本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报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人葡萄球菌人亚种,β-内酰胺酶(+),头孢西丁筛选(+),诱导性克林霉素耐药(+),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嚼唑耐药,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敏感。遂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停用美洛西林,加用庆大霉素联合抗感染治疗8月16日至17日患者仍有发热,但最高体温分别降至38.1、37.7。C,8月16日予以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细菌培养。8月18日开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骨髓涂片报告未见异常。8月21日报告8月13日、8月15日所留血标本和8月16日所留骨髓标本均在培养第4~5天时发现有苛养细菌缓慢生长,三者菌落性质较一致,但与8月10日血标本细菌明显不同。8月23日细菌鉴定结果为马耳他布鲁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啉敏感,对氨苄西林、氨曲南耐药。再次追问病史,患者诉发病前数天曾食用较多烤羊肉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将患者血清送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布鲁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1:200(++)。确诊为:布鲁菌,按世界卫生组织布鲁菌病诊疗规范,改用多西环素加利福平治疗,疗程6周。随访至9月1日患者体温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均正常。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予对症处理,但发热、寒颤仍无明显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未到过牧区,无放射性物质或毒物接触史,无牛、羊、犬等家畜和其他野生动物密切接触史。予阿奇霉素、布洛芬等口服5d,但发热、畏寒等症状无明显缓解,后部队卫生队予病毒唑、**和抗菌药物(具体不详)静脉滴注3d后体温恢复正常,未再有明显不适。约10d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最高达39.2℃,仍畏寒,且每次发热前均有明显寒颤,发热时仍有头痛、关节痛,伴乏力,无明显出汗、盗汗,再次于当地卫生院静脉滴注病毒唑、**和抗菌药物(不详)3d,发热无缓解,自服退热药(不详)无效。8月7日患者在**第四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查血白细胞4.81×109/L,中性粒细胞0.423,单核细胞0.141,血小板247×109/L,胸部x线透视未见异常。

现病史

入院后予炎琥宁、痰热清,以及补液等治疗。当日下午患者体温再次升至39℃,伴明显寒颤、畏寒,立即抽血培养。血白细胞4.05x109/L,中性粒细胞0.441、单核细胞0.136、嗜酸粒细胞0.020,未见异形淋巴细胞、中毒颗粒、幼稚细胞。红细胞沉降率10mm/1h;肿瘤标志物均阴性;降钙素原0.199pg/L,ALT50U/L,AST54U/L;C-反应蛋白21.6ug/L,抗链球菌溶血素O282U/mL,类风湿因子阴性,其他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均正常,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阴性,伤寒、副伤寒抗体阴性,抗HIV抗体阴性。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心脏、腹部、泌尿系统彩色超声检查未见异常。颈部彩色超声检查示: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者位于右侧颈部,大小约1.7cm×0.5cm。PPD试验阴性。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提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窦组织细胞为主。8月12日报告血培养革兰阳性菌,遂予美洛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抗感染治疗,但患者发热、寒颤至8月15日仍无明显缓解,最高体温达39.5℃,8月13日、8月15日于寒颤、发热时再次抽血培养。8月15日所留血标本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报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人葡萄球菌人亚种,β-内酰胺酶(+),头孢西丁筛选(+),诱导性克林霉素耐药(+),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嚼唑耐药,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敏感。遂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停用美洛西林,加用庆大霉素联合抗感染治疗8月16日至17日患者仍有发热,但最高体温分别降至38.1、37.7。C,8月16日予以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细菌培养。8月18日开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骨髓涂片报告未见异常。8月21日报告8月13日、8月15日所留血标本和8月16日所留骨髓标本均在培养第4~5天时发现有苛养细菌缓慢生长,三者菌落性质较一致,但与8月10日血标本细菌明显不同。8月23日细菌鉴定结果为马耳他布鲁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啉敏感,对氨苄西林、氨曲南耐药。再次追问病史,患者诉发病前数天曾食用较多烤羊肉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将患者血清送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布鲁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1:200(++)。确诊为:布鲁菌,按世界卫生组织布鲁菌病诊疗规范,改用多西环素加利福平治疗,疗程6周。随访至9月1日患者体温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均正常。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予对症处理,但发热、寒颤仍无明显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未到过牧区,无放射性物质或毒物接触史,无牛、羊、犬等家畜和其他野生动物密切接触史。予阿奇霉素、布洛芬等口服5d,但发热、畏寒等症状无明显缓解,后部队卫生队予病毒唑、**和抗菌药物(具体不详)静脉滴注3d后体温恢复正常,未再有明显不适。约10d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最高达39.2℃,仍畏寒,且每次发热前均有明显寒颤,发热时仍有头痛、关节痛,伴乏力,无明显出汗、盗汗,再次于当地卫生院静脉滴注病毒唑、**和抗菌药物(不详)3d,发热无缓解,自服退热药(不详)无效。8月7日患者在**第四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查血白细胞4.81×109/L,中性粒细胞0.423,单核细胞0.141,血小板247×109/L,胸部x线透视未见异常。

查体

入院后予炎琥宁、痰热清,以及补液等治疗。当日下午患者体温再次升至39℃,伴明显寒颤、畏寒,立即抽血培养。血白细胞4.05x109/L,中性粒细胞0.441、单核细胞0.136、嗜酸粒细胞0.020,未见异形淋巴细胞、中毒颗粒、幼稚细胞。红细胞沉降率10mm/1h;肿瘤标志物均阴性;降钙素原0.199pg/L,ALT50U/L,AST54U/L;C-反应蛋白21.6ug/L,抗链球菌溶血素O282U/mL,类风湿因子阴性,其他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均正常,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阴性,伤寒、副伤寒抗体阴性,抗HIV抗体阴性。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心脏、腹部、泌尿系统彩色超声检查未见异常。颈部彩色超声检查示: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者位于右侧颈部,大小约1.7cm×0.5cm。PPD试验阴性。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提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窦组织细胞为主。8月12日报告血培养革兰阳性菌,遂予美洛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抗感染治疗,但患者发热、寒颤至8月15日仍无明显缓解,最高体温达39.5℃,8月13日、8月15日于寒颤、发热时再次抽血培养。8月15日所留血标本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报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人葡萄球菌人亚种,β-内酰胺酶(+),头孢西丁筛选(+),诱导性克林霉素耐药(+),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嚼唑耐药,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敏感。遂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停用美洛西林,加用庆大霉素联合抗感染治疗8月16日至17日患者仍有发热,但最高体温分别降至38.1、37.7。C,8月16日予以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细菌培养。8月18日开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骨髓涂片报告未见异常。8月21日报告8月13日、8月15日所留血标本和8月16日所留骨髓标本均在培养第4~5天时发现有苛养细菌缓慢生长,三者菌落性质较一致,但与8月10日血标本细菌明显不同。8月23日细菌鉴定结果为马耳他布鲁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啉敏感,对氨苄西林、氨曲南耐药。再次追问病史,患者诉发病前数天曾食用较多烤羊肉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将患者血清送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布鲁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1:200(++)。确诊为:布鲁菌,按世界卫生组织布鲁菌病诊疗规范,改用多西环素加利福平治疗,疗程6周。随访至9月1日患者体温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均正常。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予对症处理,但发热、寒颤仍无明显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未到过牧区,无放射性物质或毒物接触史,无牛、羊、犬等家畜和其他野生动物密切接触史。予阿奇霉素、布洛芬等口服5d,但发热、畏寒等症状无明显缓解,后部队卫生队予病毒唑、**和抗菌药物(具体不详)静脉滴注3d后体温恢复正常,未再有明显不适。约10d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最高达39.2℃,仍畏寒,且每次发热前均有明显寒颤,发热时仍有头痛、关节痛,伴乏力,无明显出汗、盗汗,再次于当地卫生院静脉滴注病毒唑、**和抗菌药物(不详)3d,发热无缓解,自服退热药(不详)无效。8月7日患者在**第四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查血白细胞4.81×109/L,中性粒细胞0.423,单核细胞0.141,血小板247×109/L,胸部x线透视未见异常。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入院后予炎琥宁、痰热清,以及补液等治疗。当日下午患者体温再次升至39℃,伴明显寒颤、畏寒,立即抽血培养。血白细胞4.05x109/L,中性粒细胞0.441、单核细胞0.136、嗜酸粒细胞0.020,未见异形淋巴细胞、中毒颗粒、幼稚细胞。红细胞沉降率10mm/1h;肿瘤标志物均阴性;降钙素原0.199pg/L,ALT50U/L,AST54U/L;C-反应蛋白21.6ug/L,抗链球菌溶血素O282U/mL,类风湿因子阴性,其他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均正常,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阴性,伤寒、副伤寒抗体阴性,抗HIV抗体阴性。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心脏、腹部、泌尿系统彩色超声检查未见异常。颈部彩色超声检查示: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者位于右侧颈部,大小约1.7cm×0.5cm。PPD试验阴性。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提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窦组织细胞为主。8月12日报告血培养革兰阳性菌,遂予美洛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抗感染治疗,但患者发热、寒颤至8月15日仍无明显缓解,最高体温达39.5℃,8月13日、8月15日于寒颤、发热时再次抽血培养。8月15日所留血标本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报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人葡萄球菌人亚种,β-内酰胺酶(+),头孢西丁筛选(+),诱导性克林霉素耐药(+),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嚼唑耐药,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敏感。遂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停用美洛西林,加用庆大霉素联合抗感染治疗8月16日至17日患者仍有发热,但最高体温分别降至38.1、37.7。C,8月16日予以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细菌培养。8月18日开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骨髓涂片报告未见异常。8月21日报告8月13日、8月15日所留血标本和8月16日所留骨髓标本均在培养第4~5天时发现有苛养细菌缓慢生长,三者菌落性质较一致,但与8月10日血标本细菌明显不同。8月23日细菌鉴定结果为马耳他布鲁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啉敏感,对氨苄西林、氨曲南耐药。再次追问病史,患者诉发病前数天曾食用较多烤羊肉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将患者血清送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布鲁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1:200(++)。确诊为:布鲁菌,按世界卫生组织布鲁菌病诊疗规范,改用多西环素加利福平治疗,疗程6周。随访至9月1日患者体温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均正常。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予对症处理,但发热、寒颤仍无明显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未到过牧区,无放射性物质或毒物接触史,无牛、羊、犬等家畜和其他野生动物密切接触史。予阿奇霉素、布洛芬等口服5d,但发热、畏寒等症状无明显缓解,后部队卫生队予病毒唑、**和抗菌药物(具体不详)静脉滴注3d后体温恢复正常,未再有明显不适。约10d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最高达39.2℃,仍畏寒,且每次发热前均有明显寒颤,发热时仍有头痛、关节痛,伴乏力,无明显出汗、盗汗,再次于当地卫生院静脉滴注病毒唑、**和抗菌药物(不详)3d,发热无缓解,自服退热药(不详)无效。8月7日患者在**第四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查血白细胞4.81×109/L,中性粒细胞0.423,单核细胞0.141,血小板247×109/L,胸部x线透视未见异常。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