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3
0
收藏
分享

血管迷走性晕厥射频消融一例

爱****籍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6-12-30 09:02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女,16岁

【病案介绍】

主诉

女16岁
因“反复晕厥2年,加重1个月冶入院。

现病史

患者多在活动后或站立时发生,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近1个月由每半年1次增加至每月3~4次,自行苏醒。无抽搐。晕厥前无自觉症状。

查体

无特殊阳性体征。进行直立倾斜试验。

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脏彩超、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脑电图、头颅MRI无异常。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于静脉推注异丙肾上腺素3μg/min、倾斜70。下出现心律由134次/分下降至74次/分,血压由117/67mmHg下降至100/37mmHg,并出现晕厥症状,诊断为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cardioinhibitoryvasovagalsyncope,CIVVS)。患者曾经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47.5mg,每日1次,仍反复发作晕厥。考虑患者年龄较小,女性,未婚,暂不安装永久起搏器(有频率骤降功能)。拟行迷走神经节消融。高频率**出现心脏迷走反应的区域被认为是迷走神经节所在的区域。高频**方案:20Hz(频率50ms),10~15mA,脉宽:5ms,连续**60次(3s)。迷走反应的表现:短暂的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RR间期延长大于50%),图1,2。消融终点:左房壁中存在着一些富含迷走神经节丛的区域,主要包括左上肺静脉(LSPV)根部、左房及左心耳(LAA)交界区、左下肺静脉(LIPV)底部、右上肺静脉(RSPV)前部等区域。在这些区域行高频率**不再出现心脏迷走反应。该患者最后在左上肺静脉底部(LSGP)、左下肺静脉底部(LIGP)、右上肺静脉前部(RAGP)、右下肺静脉底部(RIGP)等部位消融后不再出现心脏迷走反应,确定神经节位点:LSGP、LIGP、RAGP、RIGP(图3)。术后患者规则服用美托洛尔47.5mg,每日1次,1个月后复查直立倾斜试验为阴性,患者未再出现晕厥。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曾****3 新手达人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能遇到此病例我很荣幸

l****6 实名认证

这个病例真不错!让人开阔眼界

R****3 实名认证

值得看看,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