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其他
5
0
收藏
分享

男,61岁,多次便血,如何治疗?

人******好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7-02-09 11:02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61岁

【其他】


【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61岁
【 主诉】 因“肾移植术后14年,反复咳嗽咳痰17个月”于2013年8月30日入院。
【 实验室检查】 入院前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51×109/L,血红蛋白浓度76g/L,血小板计数55×109/L。
【 治疗经过】 入院后根据病情变化先后予以素比伏抗病毒、保肝、调节电解质平衡、规律血液透析治疗,补充白蛋白、冷沉淀、血小板及输红细胞血液,肝素抗凝以及克倍宁、舒普深、米开民、万古霉素等抗感染,多索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气道雾化、兰苏化痰等治疗。2013年9月29日晨6:00该患者出现血便,为暗红色鲜血便,量约400ml,生命体征较平稳,考虑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立即停止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予输注400ml红细胞悬液以及万汶针扩容、输注冷沉淀6U、凝血酶原冻干粉8000U以及微泵注入鱼精蛋白50mg止血并中和肝素。予凝血酶原冻干粉12000U肠内注射局部止血,去甲肾上腺素8mg维持血压。基本止血血压回升后,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静脉滴注止血芳酸、邦亭针、思他宁等药物止血治疗。次日早晨患者便血约2000ml,暗红色,内含血凝块。急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07×109/L,血红蛋白浓度65/L,血小板计数35×109/L。继续输注红细胞悬液及血浆纠正血容量,输注血小板、冷沉淀及纤维蛋白原,纠正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静脉滴注止血药物。下午再次出现血便350ml,考虑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床旁急诊肠镜所见: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以及升结肠内均有血液,但未见明显出血点及肠壁黏膜糜烂破溃,提示患者出血在结肠以上部位。即行床旁胃镜检查但胃内未见出血;夜间再次便血,量约500ml,遂行急诊造影检查,术中行肠系膜上动脉及胃十二指动脉造影,因患者配合差,图像欠佳,但反复造影观察未见明显出血点,另行肠系膜下动脉造影,未见异常,导管留置于肠系膜上动脉行垂体后叶素(剂量0.9U/h)持续灌注。次日早晨再次便血而再行急诊造影检查,肝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肠系膜下动脉造影显示直肠末端(**口)肠腔内造影剂外溢(此次造影覆盖的范围至**以下,回放前日的造影见肠系膜下动脉造影时覆盖范围不足,虽当时造影剂外溢更明显,但因观察重点在小肠而误以为是肠腔气体伪影),微导管超选直肠上动脉,用300~500μ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血流明显缓慢。栓塞后患者未再出现血便,次日复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60×109/L,血红蛋白浓度79g/L,血小板计数34×109/L。10d后复查血红蛋白浓度111g/L。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w****6 持之以恒LV4

直肠出血能回流至横结肠?此患者在第二张造影片上提示直肠出血,行结肠镜检查需仔细冲洗后保持视野清晰后才能排除,胶囊内镜检查也是可行的,行CRRT治疗肝素用量不仅仅有肠道出血,皮肤、牙龈等也可能出血

M****9 新手达人

便可以这么说嘛?不是暗红色或鲜红色嘛

w****e 持之以恒LV3

楼上说的有道理 还是肝素的事 外科治疗也不行啊

d****e 持之以恒LV3

楼上说的有道理 还是肝素的事 外科治疗也不行啊

叶***男 持之以恒LV5

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肾移植术史,入院前伴有肺部感染。1月后出现反复便血,为暗红色鲜血便,最大出血量为2000ml,且无腹痛及呕血,急诊胃镜未见明显上消化道出血征象,基本考虑下消化道出血。病程中先后2次行动脉造影均提示直肠末端(**口)腔内造影剂外溢,(回放前日的造影当时造影剂外溢更明显),可基本排除小肠病变出血可能,行明胶栓塞直肠上动脉后出血停止,(临床上也多次见到直肠大量出血时,肠镜提示全结肠均见血液的病例)应考虑出血部位为直肠。患者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提示中度贫血,血小板下降明显。入院后规律血液透析、肝素抗凝以及多种抗生素控制感染。此为便血诱因所在。目前便血原因考虑1、急性出血性直肠溃疡:常见老年患者,便血为主,为鲜血便,伴里急后重,偶下腹痛。内镜多为非特异性溃疡表现。2、直肠癌:多见于老年患者,内镜下溃疡直径多大于2CM,形态不规则,边缘有堤样改变,活检可及癌细胞。3、缺血性肠病 4、IBD待删。建议病情稳定期再次行结肠镜检查,必要时完善小肠镜、全消化道钡剂造影等,有条件可行胶囊内镜等进一步排除小肠病变。同时针对原发病治疗时需酌情调整相关药物及方案。以上浅薄之论,个人观点见笑了。